返回

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36章:史上最难科举(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另一个乃是一名叫做许安世的考生,其答题时,表情轻松,落笔总是带着笑意,看上去胸有成竹。

    ……

    翌日,论考开始。

    此门主要考儒家学问。

    与第一门的诗赋相比,此门完全没有标准答桉,但是想要答好,难上加难。

    不过,硬着头皮倒是能写出来。写的好不容易,写出来还是不难的。

    很多在梁秀才书斋猜题的考生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猜了那么多道题,竟然没有一道是沾边的。

    而此刻,欧阳修正捋着胡须开心的笑。

    “哼,你们以为老夫没去过梁秀才书斋吗?官家要求新,老夫自然不能让你们猜中考题!”

    第三日,当试题发下之后,考生们盯着试卷,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第一道】求事:汝为官家,欲何为?

    【第二道】问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备注:事为主,策为辅。

    这是考生们所见过的最短的策论之题,并且没想到竟然还是两道。

    看到第一道题,有些胆小的考生便牙齿打颤,额头上满是冷汗。

    “我若是官家,我该怎么做?这……这……我……怎么能有如此想法呢?”

    而第二道。

    当考生们看到那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时候,更是一脸便秘状。

    考题便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名句,自己所作策论绝不能是垃圾。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考生们都纷纷摇头。

    只是审题,绝大多数人都用了近乎一个时辰。

    这一日,对所有考生都是一种煎熬,到了下午,一些考生已经将卷子合着,直接放弃了。

    太难了!

    实在太难了!

    还有一些人,写到一半竟然忍不住抽泣起来。

    五大三粗的汉子,坐在隔断里,还不敢大声哭,像个小姑娘似的。

    显然是感觉自己写的太烂了。

    日近黄昏。

    随着一串清脆的铜铃声响起。考生们纷纷搁笔,站起身来。

    接下来,考官们开始收卷,待全部收完试卷,确定无误后,贡院大门才打开,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而此刻。

    贡院外面已经站着许多等待的百姓了。

    大宋历届科举,结束后便是狂欢。周边的勾栏瓦子生意将会爆火数日。

    往届惯例,考生们在考完后也会卸下所有心理包袱。

    无论考得好坏,都会昂首挺胸走出考场,装作一副胸有成竹状。

    唯有此,即使落榜,也能表明不是自己实力不行,只是发挥失常,或者考官不识大才。

    文无第一,文人,都是傲娇且盲目自信的。

    但今日,却截然不同。

    考生们出场时,一个个都低着脑袋,满脸沮丧,像是赴刑场一般,叹气声连连。

    一些年轻的考生,见到自己的亲人,情绪直接就收不住了。

    眼眶红润,狂奔而去,扑到亲人的怀中。

    有的甚至直接大哭起来,然后语无伦次地说道:“难……太……难了,今年的试题实在是太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