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之最强佛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02.人族近况(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在这一日!

    周成王洗浴,焚香!

    随后提笔写下一卷圣旨。

    圣旨上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我周成王欲要禅让皇位,但皇位必须才德兼备之人才可出任。

    从今日起,十五年后,寡人巡视天下,从各国国君之中挑选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出任皇位。

    圣旨一经发布,瞬间在天下各国之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先不提各国国君如何看待此事,周成王却是在发布圣旨的第五日,就接到了大小八百诸侯要入关朝拜的请求。

    周成王大手一挥,将八百诸侯的朝拜请求皆是同意了下来。

    而周成王的做派,八百诸侯之间,不管是哪个诸侯,都是准备好了厚礼。

    这个时期,人族处于的是春秋时期,礼乐没有崩塌,人族还是秉承着诚信为本,哪怕是打仗,也是互相约好了人数,地点,然后开始开打。

    可是没有什么‘兵者,诡道也!’的说法。

    更何况,如今周成王禅让帝位,但要求德才兼备之人。

    各国国君更是同时停止了战争。

    而随着诸侯朝拜周王室的时候,孔子,墨翟等一众人族大贤也是得到了周成王要禅让的消息。

    孔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沉默了片刻之后,将目光投向洛邑方向,良久后开口道:“姬氏福泽一涨再涨!”

    墨翟则是感叹道:“真乃人主也!”

    ……

    对于这些人族大贤的各种评价,周成王却是不知道,今日的他正在皇位之上,接受着周王朝各个诸侯的朝拜。

    如果说朝拜,在他老祖宗武王之时,是一年一次的惯例,如今到了他周成王的时候,已经登基四年,这还是第一次接受诸侯朝拜。

    在各种繁杂的礼仪之下,这一次朝拜终于完成。

    随着朝拜完成之后,一个个的使臣,都是对周成王询问那想要继承皇位的要求。

    对于如何继承皇位,任何一个国君,都不会视而不见。

    但所谓的德才兼备实在是太过于笼统了,没有标准的情况下,这个禅让,显然不会让其他的国君认可。

    周成王自然也是明白其他人的意思。

    但周成王既然能够堪破李耳所留之言,更是想到这么一种增加姬氏福泽的方法,自然也会想到各国国君逼宫的情况,因此在各国使者刚刚说完之后,周成王就直接给出了答桉。

    说是答桉,还不如说是周成王整理了各个人族大贤所推崇的理想世界。

    比如儒家的大同世界;

    法家的律法严明,没有罪犯的世界;

    又或者是墨家那兼爱非攻,人人皆善人的世界。

    ……

    总结起来,实际上也就是一句话,各国百姓手中是否有余钱,家中是否有余粮,国家内没有战争,犯人的数量足够少,人人皆可读书,习武,更有完整的法律来保护百姓…

    洋洋洒洒的一些要求之后,周成王终于将标准定了下来。

    同样的,随着周成王的标准定下之后,那些各国的使者皆是一愣,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周成王的要求过分吗?

    在使者们看来并不过分,毕竟这些都是一个好的皇帝应该干到的事情。

    可是实际上呢,这要求可以说是过分到了极点。

    不提其他的,就说那人人皆可读书,习武,这一个条件,就能让无数的诸侯知难而退。

    虽然有仓颉造字,传文;伏羲练兵,教武。

    两人的心思在于将文武之道传播出去,但在孔宣等人建立周朝之后,这些文武知识就变成了那些传人的家传知识,没有人会去外传。

    为何如今孔子,墨翟等人会被称之为人族大贤,那就是他们给那些平民传播知识,给人们带去希望。

    而周成王的这一个要求,可以说是直接在根上将那些贵族最重要的特权给剥夺了,使者们很明白回去之后自家君主会何等的暴怒,不过这却是和他们没有关系。

    随着使者的离开,周成王的一番要求也是在周成王的有意为之下,传遍了整个人族。

    】

    就如那些使者的预料之中,很多的诸侯,直接息了争夺那皇位的心思。

    而在周成王的要求传遍人族后,一个小山谷中,李耳与孔子还有墨翟三人对坐。

    “成王之变想来应该是先生的杰作吧?”

    孔子一脸恭敬的看着李耳问道。

    墨翟也是一脸好奇的看向李耳。

    李耳端起一杯茶水喝了一口,慢悠悠的说道:“老夫在藏书阁中任职守宫令多年,一身所学也多出自藏书阁。”

    李耳说完这话,也是回答了孔子的问话。

    李耳的意思就是,我在周朝学了很多东西,因此,这是我欠周朝的,因此要还。

    当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你孔子也向我学过知识,因此你也欠我的,换算一下,你也欠周朝的,因此,你在周成王问策的时候,不应该不回答。

    孔子是个聪明人,自然也是听出了李耳的话,也不多去辩解,只是举起手中的茶杯,对着李耳微微一台,然后喝了一杯。

    李耳看到孔子的动作,也是明白,孔子这是说,他明白了,他会回报一次周朝的。

    因此,李耳很是高兴的喝了一口茶。

    而墨翟这时候开口问道:“先生认为吾之墨家在何处?”

    如今人族一直流传儒墨相争。

    但实际上,孔子与墨翟两人关系还不错,至少没有到那种生死相向的程度。

    同样的,墨翟如孔子一般,在李耳那里听过道,而这一次又来问道了,却是没有想到与孔子碰到了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