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被曹操模拟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第三位文学老师(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习空间之中。

    “大宋竟然亡了?秦桧...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奸臣误国啊!”

    听到曹斌讲述的华夏五千年史,岳飞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对大宋的灭亡感到悲伤。

    尤其是听到,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主赵昺投海殉国,十数万军民相继从崖山跳海。

    右丞相文天祥誓死不降元,并作《过零丁洋》一诗,以死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堂堂大宋皇帝,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悲呼哀哉!

    但悲惨不仅于此,蒙元妖僧杨琏真迦在蒙元鞑酋的示意下,强迫二百余万南宋遗民入寺为奴。

    并将赵宋皇陵给全部掘开,尸骨撒得处都是,还将理宗的头盖骨砍下来做了法器。

    之后,他又先后掘开徽宗、高宗等先帝及王公大臣共计一百零一座墓。

    直至八十多年后,明朝灭元立国,明太祖朱元章派人找回了宋理宗的头骨,并重修了宋朝皇陵,先人的亡灵才得以安息。

    从岳飞死后的短短一百余年时间,大宋一败再败,直至灭国绝祀。

    这一刻,岳飞心中死前对宋室皇帝的怨恨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悲痛和伤心!

    他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通红的双眼却充斥着凛冽的杀机。

    “大明竟然也亡了?吴三桂放满清鞑子入关,崇祯皇帝自吊于煤山,‘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刘伯温和宋应星两人也崩溃了,嚎啕大哭不止。

    最后一位大明崇祯皇帝自吊于煤山之前,留下一封遗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母伤百姓一人。】

    留书一封于龙袍之上,他随后自吊于煤山之上的歪脖子树下。

    至死,他没有丢掉大明皇帝的气节。

    至死,他没有忘记成祖朱棣留下的祖训。

    “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皇帝死后,绝望的钟声在紫禁城响起的时候,拼命抵抗的守备太监纷纷惨死在义军的刀下,臣民殉节身死者景从云集。

    自杀殉国的官员不知凡几:

    山西道监察御史卫景瑗: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不死。

    左庶子马世奇:勉哉元升,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矣。

    江阴典史阎应元: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太常少卿吴麟征:大明三百年江山社稷,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殓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以志吾哀。

    书生笪某被清军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

    东阁大学士,曾在大明崇祯二年任河南巡抚,率兵勤王的范景文已经连续四天未吃饭,在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

    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路,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杀;

    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

    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

    庶吉士魏学廉自杀;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

    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

    吏部许直投水自杀;

    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

    户部吴甘中全家自杀;

    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

    ...等等。

    全家投井、自缢殉国、立战而死的官员志士无数。

    后来有据可考的被追谥殉国者,多达八千六百多人。

    他们大义凛然、壮烈殉国、从容就义,为大明之亡而殉国。

    如此可歌可泣的一幕幕,好似昨日重现一般,出现在刘伯温和宋应星二人的眼前。

    尤其是宋应星,他生前就处于崇祯末年,明亡之后拒不出仕,长兄宋应升更是服毒殉国。

    如今,再一次听到满清入关、大明灭亡的消息,他更是悲痛不已。

    大明,最后一个汉人朝廷,终究还是灭亡了。

    “逝者已矣,尔等都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咋还看不开呢?”

    过了一会儿,项羽叹息一声,劝慰道:“孤王自刎于乌江边上,江山让刘邦小儿夺去,孤王也没半点儿伤心难受啊!”

    他早就知道自己身死之后,由刘邦得了天下,大汉也走过了四百余年岁月。

    所以,该悲伤的最就悲伤完了,如今再一次听到曹斌讲述华夏历史,他脸上没有半点动容。

    只不过,对于后世的各朝各代起起伏伏,兴衰不定,他心里感叹万分。

    好似一个轮回一般,从兴盛到衰亡,轮回不休。

    “诸位老师都是性情中人,骤然听闻故国灭亡,心生悲伤,亦是情理之中。”

    一旁的曹斌摇了摇头,说道:“项老师不必太过苛责。”

    学习空间召唤的人都是青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人物,或是民族英雄,或是各行业的佼佼者。

    不仅如此,他们的民族气节和忠诚都非同寻常。

    当然,若是召唤出‘水太凉’等卖国奸贼,曹斌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度了。

    “岳某心中悲愤难忍,让大家见笑了。”

    听得二人的对话,岳飞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情绪都压了下去,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项羽说的有道理,往事已矣,逝者不可追,哪怕他再悲伤,也无济于事。

    况且,他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生前的一切过往,都烟消云散。

    如今跨越八百余年时间,来到汉末三国,他更是要向前看才对。

    “哎,若是太祖皇帝得知明亡于二百余年之后,也不知会是如何感想。”

    刘伯温转过身去,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方才转回,叹息一声道。

    “老夫晚年拒不仕清,归隐山野,清贫一生,也算对得起皇家天恩了。”
第70章第三位文学老师(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