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朱标的馈赠(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拜见朱枨道:“翰林院学子方孝孺,拜见蓝城王。”

    “蓝城王不必客气,称属下全名,孝孺,希直即可。”

    “孝孺既受太子殿下所托,必全力辅左蓝城王在河西,站稳脚跟。”

    “孝孺兄长快快请起,你与大哥兄弟相称,我便唤你一声孝孺兄。”

    朱枨拎的自然清楚。

    不站在历史眼光,方孝孺现在可是宋廉的弟子,又是世家之后,出师之后必然是平步青云,怎么着也不可能跟着他去塞北。

    能跟着他,全然是看在朱标的面子上。

    真要随意的上位者俯视,反倒是让方孝孺心生间隙。

    说真的。

    他还是很迫切的。

    钱有了,将军有了,治才也有了。

    这就很完美的北上开局了。

    而见到方孝孺,这倒是让他想到了一个人,黑衣宰相姚广孝,鼓动朱棣造反。

    此人现在应该在妙智庵出家为僧,虽然这姚广孝是那种腹黑搅动天下的谋士,但如果带到塞北对付北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他现在没有时间去请了。

    方孝孺起身站在蓝城王身侧,朱标点了点头,也算是放心了一些,便继续道:“九弟,这是我的手谕,其他的为兄也帮不了你。”

    “这一道手谕,你可在西安都指挥使司提兵一百人,作为你的府兵。”

    “这一道手谕,你可以西安布政司取五百旦粮,五百贯钱,作为你筹建王府的钱粮。”

    朱枨愣愣的盯着朱标,扑在在朱标的怀中,真的有点哽咽道:“大哥!”

    “好了好了,你才九岁,要去戍边那也应该是你二哥,三哥他们去,怎么也轮不到,只是……你切记到了塞北之后,不要冲动,守着兰县,若遇不可抵抗的战事,退守西安即可,其他事宜,自由冯将军应对。”朱标叹息的安抚朱枨。

    “我明白了大哥。”朱枨应声。

    “以后阿枨就要独立为王了,应该高兴才是。”朱标真的像是一个兄长,鼓舞道:“大哥相信阿枨,今后一定会是名震塞北的亲王。”

    咣叽咣叽。

    一阵沉重马车上响起。

    郭英此时拉着沉重的九五金棺出现在广场,拜见太子之后便道:“蓝城王,一应事物已经准备妥当,我们该出发了。”

    九五金棺的前方,还有一辆马车,自然是他坐的。

    朱标也不好再说什么,再次叮嘱了一番之后,便示意朱枨离开。

    看起来,朱标还有话未说,只是吞咽了几次还是没有张口。

    朱枨也没有多问,便向着广场走去。

    “殿下,殿下!”

    正此时,一阵喧闹的声音在殿前响起,几个漂亮的小宫女香汗淋漓的背着大包小包被禁卫拦在了路上,正扯着嗓子大喊。

    “春夏秋冬,梅兰竹菊?”

    朱枨寻声看去,是他的四大贴身侍女和母妃的四大贴身侍女。

    朱标招了招手,几个侍女便被放行。

    急匆匆跑来的几个侍女在朱标面前跪拜下来,拜见道:“拜见太子殿下。”

    “平身吧。”朱标自然不在乎这些。

    “谢太子殿下。”几个侍女久居宫中,慌忙中也是不忘礼仪。

    起身的阿秋抱着沉重的包裹便对着朱枨喊道:“殿下,殿下,静妃娘娘不放心殿下,让我们来照顾殿下。”

    “还有这些,殿下那就是你的马车吗,快走快走。”

    阿秋说着,鼓捣着眼珠子示意其余几人快跑。

    跟个小土匪头子似得,咋咋呼呼的。

    “母妃叫你们来的,母妃可安好?”朱枨疑惑。

    阿秋也才十八岁,属于春夏秋冬中胆子最大,最机灵的一个,抱着沉重的包括跑到朱枨旁边说边推着朱枨小声道:“殿下,静宁宫一切都跟往常一样,我们快走吧。”

    说着,阿秋还不忘推朱枨快点往车上跑。

    “大哥,那我就先走了。”朱枨回头再次对朱标拜别。

    来到了马车前。

    郭英皱眉的盯着大包小包的八个侍女。

    尤其他记得给蓝城王递凳子杀徐有才的阿秋,眉头就更皱了。

    一个小侍女,像是刻意欺负蓝城王似得,蓝城王还没有上马车,小侍女就先上了马车,眼珠子滴咕转着往马车里面塞包裹,愣是不给蓝城王上。

    如此不懂尊卑的侍女,该杀!

    不过,这事蓝城王似乎没有介意,他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你们回去照顾我母妃,阿秋和阿冬跟着我就行了。”

    这是小事,母妃也是担心,但殊不知,对他来说,离开应天才是放虎归山,真正危险的地方,是这座应天城。

    叮嘱了一番,朱枨便坐上了马车。

    在一百名金吾卫以及郭英的护送下,缓缓的驶向了奉天门。

    再见,南京。

    再见,老朱。

    对于大明皇朝,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形容。

    它的光辉,它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

    它的阴暗,它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若是翻开厚重的洪武史诗,相信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会是沉重而激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