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机械飞升从变成潜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新飞船(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于人形机器人,除了那些高价值的目标外,其他人就只能向帝都新能源汽车牌照一样,慢慢排队了。

    州长先生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姜沫关于让一些人形机器人回归人类社会的想法,大部分国家还是很支持的。

    毕竟这些国家的政客们也想着万一有一天出了意外,至少还有一条道路可以续命。

    这些人形机器人回归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受欢迎的,不少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都邀请他们前去任职。

    人形机器人在危险行业的价值,母庸置疑。

    所以,姜沫设想的实施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完成了落地。

    接下来,是时候开始建设新的飞船了。

    对于系统任务,姜沫还是很重视的。

    蓝星上的各种部署,说到底,都是为了完成系统布置的各种家庭作业,至于它们带给人类社会的各种变化,则完全属于意外。

    姜沫也不确定这些变化对人类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新飞船依旧采用轨道建设的模式,在蓝星的同步轨道上进行建设。

    同时,姜沫在月球轨道上也布置一颗包裹着液态金属思维核心的蚕茧,月球上大量氦3,可是可控核聚变的理想燃料,需要的时候,直接传送过去,就可以进行月球资源开采。

    蓝星同步轨道高度约为35900公里,这个高度姜沫自然没有办法一次性到位,只能左脚踩右脚进行多次跳跃。

    故意将强敌的一颗同步卫星稍稍挪了点位置。

    姜沫这次要建造的可是一个大家伙,小东西还是给哥让点位置吧。

    至于强敌会不会抗议,他可管不着。

    在系统升级到lv3之后,理论上姜沫一次性可以整体制造不大于1000*1000*1000米规格的物品。

    但是奈何这次设计的飞船尺寸完全超标。

    这次的飞船感觉就像是一根羊肉串,一根巨大的签子串着一些圆柱形的部件。

    签子自然是超级长的直线加速器,公里级别的尺寸。

    签子上的羊肉,就是一些附属设施,比如导航设备,计算核心部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之类的东西。

    系统奖励的超级合金,刚好可以用来做签子,强度高,韧性好,不用担心转弯的时候折断。

    这艘新飞船将由聚变堆提供强劲的电力供应,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虽然科技含量很高,但是整体尺寸其实不大,通过系统可以一次性完成建造,方便的很。

    其他的各种附加组件,尺寸也都基本上可以一次性建造完成。

    最大的瓶颈反而是各种元素的储备。

    于是姜沫只能不停的在蓝星、小行星带之间反复横跳,收集各种飞船建造所需的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进,同步轨道上的飞船也逐渐成型。

    组装、功能测试,在系统的主导下,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没有出现什么陨石或者太空垃圾撞击之类的事故,运气很不错。

    飞船建造完成,那么,要不要现在就出发呢?

    那可是超过百年的旅途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