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1章 流水线造船(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瑟大喜,没想到明人这么信任他,而徐治这个汉人船匠大师傅,也在点头,好像觉的阿瑟这种方式,的确比他们的要好。

    当然,这种方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更多的船坞。

    造呗,再造船坞,多造几个,好在这边开始就造了三个船坞,现在就能边造船边用。

    许尔显这时笑道:“这样三四年后才能见到新的战列舰啦,真是心痒啊。”

    姚新汉微笑:“这几年海上也没什么对手,正好养精蓄锐,积蓄力量。”

    丁毅也觉的这样挺好,要不然大员每年出产一艘战列舰,郑芝龙龙看到不知会怎么想。

    这几年他往福建派细作,郑芝龙也没少往这边派。

    丁毅虽然防守极严,但肯定没用。

    必竟他们可以用移民的方式混进来,想必郑芝龙现在也知道丁毅这边正在拼命造船。

    现在这种方式,是四年之后,突然出现几艘,并且是后面连绵不断的出现。

    总体效率是绝对提升很多的。

    因为一艘船下水后,后面马上可以有新的龙骨替代起来,形成流水线的不停出现。

    而这种方式并不是什么国家都可以做到,荷兰人也未必能做到,这对工匠和工人数量,材料准备有极大的要求。

    丁毅去年的旅顺大学,有三个班是船匠班,毕业一百四十人就等于多了一百四十个船匠,又从大明,日本,朝鲜,想方设法找了一百多人,全年就多了两百多个工匠。

    整个大明每年新增船匠也没这么多,整个荷兰全年新增也没这么多。

    这就是丁毅能用流水线造船的底气。

    当然,大部份刚毕业的船匠,未必都能独当一面,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但只要丁毅坚持这样干下去,十年之后,中国的造船业肯定是遥遥领先全世界。

    丁毅这时道:“船厂附近十里内,不准有外人和百姓靠近,要加派兵士巡逻,附近的高地都要铲平。”

    以防细作用望远镜登高来观看。

    但他龙山船厂位置极好,三面环港,外面真不容易看到里面。

    “丁大人放心,这边防守极严,保证没人知道里面的情况。”赵大山拍着胸脯道。

    他是情报司出身,很看重这种事,在大员也有情报司分部,相当用心。

    看过船厂后,丁毅去看了新港城。

    这是他在大员建造最大的城,也是第一个城,从占领大员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多,丁毅一直在造新港城,新港城越建越大,从开始规划的一万两千,到后来两万亩,这次来看,已经变成三万多亩,俨然成为大员最壮观的一座大城。

    新港城南北长约五千米,东西宽约四千米,西侧有两层城墙,第一层城墙距离海边不到一里,高约十米,每一百米一座炮台,共五十座炮台,设计全部采购自澳门炮厂的48磅巨炮,直接可以打到海面上。

    当然,现在48磅炮巨炮还没人全部到位,澳门炮厂都来不及造,估计还要两到三年装备到位。

    到时前面港口都在这边的炮火覆盖下,并和台南城,形成夹角火力包围。

    外面的战船没有得到丁毅的同意,想登陆,基本是不可能。

    历史上郑芝龙孙子郑经的澎湖被清兵攻破,清兵就长驱直入,很快在大员登陆,郑经立马就降了。

    现在澎湖在郑芝龙手上,郑芝龙想直接在台南地区登陆是不可能的,到处是炮台。

    要么选在台北和台中地区。

    但这四年多,大员西边所有丁毅控制区域能登陆的地方,赵大山都在经营,造炮台,海水中打桩,完全是后世的防守方式。

    沙滩上各种钢铁遮拦,尖剌无比,密密麻麻。

    就算真的登陆到岸,入口俱有棱堡,搭配各种碉堡,步营也很难上岸。

    而上岸后,赵大山又是按后世日本人占大员的方式一块块地盘围起来,每个重要的路口都挖沟设堡。

    简直就是层层防护,道道阻击。

    赵大山他们估计过,就算有十万和他们一样强大的敌军同时想登陆,至少在岸边上要死一两万,攻上来后,打到新港城这边台南区域,还要死一两万。

    再打新港城,几乎是不可能打下的。

    可现在这世界上,和他们东江镇同样强大的军队有多少?

    这时赵大山又喃喃道:“大人,请你相信俺们,现在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和军队,能打下俺们大员了,更别说新港城。”

    他经营大员四年多,终于有勇气说出这句话。

    丁毅哈哈大笑,深以为然,现在谁来打大员,我就是放他进来,海上、岸边不打他,仅用步兵,就能把他们再赶下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