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8章 海沧船(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按明军的标配,这种海沧船会有:“喷筒50,烟罐80,火砖50,火箭200,千斤佛朗机4门,碗口铳3个,鲁密铳6,药弩6张,弩箭100,核载105人,最大满员130人。”

    内部有各种放置物资的夹层。

    丁毅的要求是上面只有炮和铳,长枪和盾由士兵随身带,所以内部构造完全不一样。

    新出厂的海沧船被命名为:东江1号,上面各有一门佛朗机在船首和船尾,左右两翼各是12磅青铜炮4门,共8门,24磅炮3门,共6门。

    一共是16门炮,全部装备好后,会有50名炮手,30个铳兵,20名枪盾兵。10个水手,核载110人,最大满员150人。

    这是丁毅船厂第一艘中型战船,他成功的造成,代表了丁毅的工匠和工人水平已经成熟,可以批量建造这样的战船。

    这第一艘是造的慢,按李织所说,以后熟练了,按现在的人手,三个月可造一艘,一年能产四艘,当然,前提是不造其他的船。

    这产量对丁毅来说当然太少。

    他问李织,如果想扩大产量,需要什么条件。

    李织愣了下,先说,工匠还算可以,工人太少,需要更多的工人。

    又说,还要扩大船厂,船坞不够大。

    丁毅很快带着人选址,最后决定在长生岛再建一个船厂。

    长生岛在后世就有船厂,非常适合造船。

    丁毅的地盘里,前两年工匠工人连抢带骗搞来很多,眼下工匠加工人接近五千人。

    都是阮思青一路跑商,一路拐来的。

    但随着阮思青跑的多,这工匠是越来越少了。

    今年还没弄到一千工匠工人,可见以后会更少。

    丁毅当下决定,从各种工匠中,选择经验丰富,年纪较大的人,开始上课,专门培养工人学徒。

    他们的工资,不再按做多少零件和工作来计算,而是培养多少合格的学徒来计算。

    这些人将被送进学校,成为老师。

    消息传出去,很多匠头有点意外,怎么咱们工匠也能成先生?

    当听到待遇很高,又不用天天干活,每七天上六天课,有好多人心动。

    连周大虎的婆娘,赵氏也来报名。

    赵氏会识字写字,理论水平挺高,丁毅当然高兴,让她专门教授打造火铳。

    赵氏一下子变成赵老师,她自己也开心的要命。

    但大部份工匠都把自己的技艺看的很重,想集合各家所长也不是容易的事。

    需要丁毅不断的推进,用物质和思想来改变众人的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