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震怒,小县令私自赈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大谈政策(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现在,李成桂虽然手里掌握这兵权,却还算是安分守己的,兵变从1388年开始,之后李成桂一路收下了整个高丽。

    在那之前,明朝要和李成桂政权建立起靠谱的盟友关系才行。

    之前他同朱标一起去高丽的时候,就已经和李成桂是有所约定了,现在虽然不知道朱元璋和李成桂是如何商议的,却也是该跟朱元璋说一说,赶紧推进进度了。

    早点和李成桂搞好关系帮他上位,这样才能够借助高丽作为跳板,打开明朝通往全世界的贸易之路。

    想到这些,林平又是充满了干劲儿。

    “殿下,还记得之前微臣所提出来的对外商贸么?最近事情发生的太多,虽然对外贸易已经得到了陛下的赞同,但是还并未开始实施,所以微臣的意思是……”

    他眨了眨眼睛给了朱标一个暗示。

    不用说,朱标也是明白他的意思。

    “你是想要让我用个人的名义去劝一劝父皇早日打开对外贸易是么?”

    林平点头:“嘿嘿,还是殿下聪明,微臣就是这个意思没有错。”

    接着,林平是仔细的和朱标商讨了一下之前和户部所商议出来的章程。

    “有了规矩,贸易也是差不多可以开始展开了,陛下老是卡着算怎么回事儿啊,明明我们都已经是将政策呈上去有一段时间了,陛下就是没有批。”

    他原本以为,之前是已经说服了朱元璋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才是,谁能够想到章程提交上去之后,朱元璋又是拖时间在犹豫呢。

    朱标叹了一口气。

    “这也不能够怪父皇如此,父皇之所以对商业反感,反对对外贸易,就是因为元末乱世的缘故,当时商人的手中囤聚这大量的食物和各种用品。他们利用这一点把控物价,将价格抬的很高借此牟利。”

    政府虽然有心想要管理,但是在当时根本就是有心无力,无法管控得了。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百姓受苦,民不聊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父皇才会对商人的发展进行控制,就是担心往事重演。”

    林平明白,想到此前的政府宏观调控,觉得就从目前来看政府宏观调控只局限于盐铁酒粮这些大方向,而确实具体政策规范商人行为,于是向朱标提出宏观调控的大方向。

    “说到底还是规则不够明确,惩罚不够力度,没有足够的威严能够震慑的住这群家伙,只要我们将规章制度完善,监管也足够严格,那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朱标听了林平的话感叹不已。

    林平所提出来的每一个想法,都是一个新的思路。

    他现在有点体会到自己的父皇为何会忌惮林平了。

    因为这个人的才华真的是已经到了有点可怕的地步。

    “如同父皇所说,林平你这样的人的确会让掌权者为之忌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