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东风已至(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56年7月,一名出身刹帝利的印度土兵被几个低种姓的搬运工嘲笑为咬牛油的渎神者。

    之后又被英国军官羞辱,这名出身刹帝利土兵瞬间失去了理智,他拿起枪打死了两名英国军官。

    这名土兵与第三名英国军官搏斗的时候,周围的土兵非但没有去制止,反而都在周围加油助威。

    直到一队英国的巡逻兵赶到才逮捕了那名土兵,随后那名土兵虽然被处死,但此事一经传开更多的效仿者纷纷在各地出现。

    最终1856年7月16日,一个连的土兵因为集体拒绝使用英国人派发的弹药遭到了羞辱、殴打,并被投入了监狱。

    当天晚上720名土兵发生暴动,他们冲入军营打死了大多数英军官兵。少量逃入城市的英国人也被闻讯赶来的民众杀死,起义迅速扩大化。

    愤怒的民众到处追杀城市内的殖民者,起义的土兵迅速切断了电报和铁路,并且秘密联系上当地王公。

    当地王公立刻按照原计划让起义军向着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进发,同时也将消息送往德里。

    英国人为了防止莫卧儿帝国东山再起特意在德里布置了一个旅的兵力,英军总兵力达到了三千五百人。

    但很不幸的是其中3200人是印度土兵,然而英军旅长却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率领土兵到城外迎敌,并希望那些叛军可以知难而退。

    然而那些土兵并没有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反而在他面前上演了一次印度版的挺进巴黎。

    双方土兵在接触之后便开始相互致意,反叛的土兵高喊“推翻英国佬”,他手下的土兵则回答“杀光英国人!”

    然后刚从德里出来的印度土兵集体调转枪口将在场的全部英国军官杀死,起义军们相互拥抱在一起。

    此时赶来的德里市民和周围农民一起载歌载舞地庆祝起来,场面之宏大让人怀疑他们是否在参加一场庆典,而非是一场起义。

    莫卧儿王朝的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如同历史上一样被起义者奉为领袖,德里起义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印度。

    由于这一次的准备更加周全,结构也更加严谨,印度中部和北部的英国统治区迅速沦陷。

    英国人被打的抱头鼠窜,查尔斯·坎宁只能躲在加尔各答写信四处求援。

    此时美国的移民问题要比历史上更加尖锐除了爱尔兰人还有古巴人,更有抓着这个机会强势崛起的美利坚党也让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坐卧难安。

    在移民问题这个赛道上富兰克林·皮尔斯是很难战胜威廉·希尔领导的美利坚党了。

    于是乎富兰克林·皮尔斯决定换个赛道,他准备碰一碰前人都无法解决的奴隶制问题。

    然而雄心勃勃的富兰克林·皮尔斯总统很快就发现无论他做什么总会让另一方非常不满意。

    没错,是非常非常不满。

    在多次费力不讨好的打击之后,富兰克林·皮尔斯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

    既然自己做什么都不能让双方满意,那么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好了。

    于是乎富兰克林·皮尔斯决定在堪萨斯看一场伟大的实验,让民众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否在此地施行奴隶制。

    富兰克林·皮尔斯签署法案之后反奴隶制的自由土壤党便开始了行动,大量来自北方的反蓄奴人士跨境进入堪萨斯参与投票。

第133章 东风已至(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