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48.再次引领潮流(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已或许有足够的人生经历,但是对于这个时代,他肯定不如好友了解。

    特别是自已出生平凡,上辈子也没机会接触上层机会,每次来沪市,都是来去匆匆,根本不知道顶级娱乐场所的事情。

    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熘冰场算得上最顶级的娱乐项目,不是因为有多花钱,而是它相对比较新鲜和稀罕。

    等再过几年,它必然会被他们抛弃。

    到了那时候,熘冰场的主力军,会变成最底层的打工仔。

    因为他们现实中很难找到优秀的女孩子,所以来熘冰场看一看,找机会擦一下油,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如果找到了对象,也会带来这边玩,因为消费低,可以作为他们少有的娱乐方式之一。

    晚饭后夏臻再次回了一趟老家,直接找到贺建权,把自已在沪市的计划跟他说了一遍。

    同时建议他抓紧通知农机厂负责人,让那边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增加到月生产一千五百双以上。

    “你没有跟我开玩笑?”贺建权听完后又惊又喜,又不放心地多问了一句。

    他知道夏臻能力强,但是刚和农机厂合作,就马上下这么大的订单,实在把他吓坏了。

    当然心理只会高兴。

    如果农机厂规模扩大三倍,那就得招兵买马,把人数增加到一百人以上。

    现在和夏臻才合作一个多月,变化就这么明显,如果等他的生意做大做强,只怕还得继续扩张,比现在扩大五倍甚至十倍。

    那样一来,年产值也有原来的几万,变成几十万,甚至过百万。

    到那时,公社就有了一家中等规模的乡镇企业,不比北面几个经济最强的公社差。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亲自扶持起来的,作为公社一把手,就算遇到其它书记,他说话的嗓门也可以比以前大很多。

    “放心,现在旱冰鞋的销路还没打开,等省内和周边几个省都谈下来,只怕会比你想像的还要大。”夏臻不知道他的心思,只是语气肯定地回答。

    等越州市和沪市安排好,下一步则是马万喜的老家姑苏市。

    省内的余杭市和甬城市,也是经济强市,估计得花一点时间,才能铺开。

    最后才是北边的吴江省的西边的徽省,只要这个市场全部吃下来,让农机厂变成一个年产值过百万的旱冰鞋产业,肯定小事一桩。

    “我明白了。”贺建权当初让侄子跟祝家联姻,就是为了今天,此时自然不会犹豫。“如果农机厂资金不足,我会亲自去县信用社,帮他们贷一批款出来。”

    他也豁出去了,必须全力配合夏臻的需求,同时在自已任上,打造出一家产值过百万的乡镇企业。

    “如果钱不够,我可以帮你解决一部分。”见他说得这么悲壮,夏臻倒不好意思了,主动提出愿意帮忙。

    倒不是私人出钱,而是帮忙联系马应辉,让越州市那边想办法解决。

    这时候县一级银行资金相对不足,得地区以上的银行才行。

    “暂时不需要。”贺建权听后连忙摇头。“如果连这个都靠你帮忙,不是显得我这个公社一把手没能力——”

    他在县里也是有人的,只是没有正当的理由,不好轻易找他们。

    现在有夏臻做后盾,等于可以直接借耿家的虎威,这样的话,别说贷款,只怕有什么需要,他们都会全力满足。

    “行。”夏臻也没有勉强。“如果有什么困难,记得找耿启中,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会帮忙。”

    既然他这样说,自已就不分他的功劳了。

    主动提到耿启中的名字,就是把这件事放到明面上,免得他去找人,还要担心自已有想法。

    这件事交代好之后,他没有再去管,而是直接回到学校。

    接下来几天,他断断续续从于永攀和马万喜那里得到消息,都是关于熘冰场的选址和装修相关事宜。

    他表示全部放权,让他们自已去负责。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锻炼他们,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

    到时还可以多分给他们一些股份。

    上次和于永芳一起吃饭时,她对弟弟的现状明显不满。

    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让他这个朋友听了,都非常难受。

    虽然这跟自已无关,他作为朋友,却不能无动于衷。

    既然于家希望于永攀在大学期间,多学点东西,多赚些钱,想来于叔叔的心情也一样。

    那就让他们去具体操作熘冰场的事好了。

    反正具体怎么搞,自已已经在舜江县给他们留了样板,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就行。

    倒是自已的品味楼,他得多花点心思。

    当肖阳过来汇报,说新招聘的大师傅,以及其它杂工服务人员已经全部培训好,让他过去考核和把关时,被他直接拒绝了。

    这是肖阳这个酒楼负责人的工作,用不着自已去验收。

    作为老板,只要关心结果就行。

    如果他们上岗后,表现不佳,就表明他的培训出了问题。

    肖阳听后就有些担心,却没有表现出来。

    第二天晚上,酒楼吃晚饭的客人全部走完,夏臻陪着肖阳来到品味楼,让人关了大门,通知原来的人全部结算工资回家,同时让肖阳多给了半个月工资。

    这些人听后全部大惊失色,却没有人出来闹事。

    其实在程老爷子身体出问题后,他们很就知道这家酒楼干不长了,大家早晚得失业。

    只是没想到换了老板后,店依然存活了下来。

    有的人改变了心思,想安心干下去。

    更多的人心思变坏后,再也管不住自已,依然地打酒楼的主意。

    现在全部被辞退,大家才明白新老板不是没发现,而是因为不信任他们,所以懒得管了。

    有人把目光看向厨房的那几个人,大家在一起上班,自然知道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四个厨师心虚地低下头,不敢和同事的目光对视。

    在知道新老板这么年轻后,他们老实了几天,又故态复萌,开始偷拿酒楼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他们以为老板年轻不懂事,发现不了他们的小动作,所以胆子越来越大,直到一发不可收拾。

    见他们没有问原因?也没有找理由留下来,夏臻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的人真的很老实,不会跟你讨价还价。

    如果换成前世,怎么可能这么轻松?

    等他们全部离开,夏臻忽然有些感慨。

    这些人敢小偷小摸,或许不是本性特别坏,而是在国营和集体单位习惯了,所以没把它当回事。

    他以前听妈妈说过,工人偷拿单位的东西,真的非常普遍。

    只要不被人发现,大家就不会有负罪感。

    就是因为这样的风气,才没有人把它当回事,每个人都表现得理所当然。

    自已必须提醒一下肖阳,让他重点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至少每天上班前,给大家开个例会,提醒这样做的后果。

    否则只要有一个人管不住自已的手,后面就难以预防了。

    第二天早上,夏臻请了假,特意到品味楼坐镇。

    当肖阳照着小吃店的规矩,给大家开例会时,他坐在收银台那边远远看着。

    不知道是新人的缘故,还是很多人本来就是自已人,大家的精神面貌确实比上一批好不少。

    他并不担心放权给肖阳后,会出现尾大不掉的事。

    只要自已愿意,别说是肖阳,就算把他们这帮人全部赶回老家,也不是难事。

    毕竟自已现在不是刚重生那会儿了,不管是金钱还是人脉,都足够自已做些事了。

    为了庆祝品味楼新生,夏臻特意把几个好友叫过来,一起在包厢庆祝了一顿。

    等朋友们酒足饭饱离开,他把肖阳单独叫到一间储藏室。

    这是他接手品味楼后,在厨房边上仔细观察后,让人单独给自已腾出来的。

    最近几个月酒楼用的材料,全部是外面市场正常采购回来的,不再用产自禅境花园的蔬菜瓜果和水族馆的鱼虾蟹。

    现在酒楼到了自已手里,他觉得有必要打出名声,所以有了新的计划。

    大堂的普通客人,依然用原来的材料。

    如果有特殊的客人,愿意不计代价,只为吃到最精美的食物,那就以原价五倍的价格,给他们定制酒席。

    经营办法就采用前世的私房菜,不对普通人开放,只对特殊客人负责。

    想做到这一步,材料就不能太随便,必须用最好的才行。

    而禅境花园和水族馆的出产,是他目前已知最美味最滋补的食材。

    “老板,这些东西是?”肖阳自然不知道这些,此时见夏臻单独弄了间储藏室,非常意外。

    在他看来,酒楼的食材储藏室,难免有些杂乱。

    没必要多此一举,浪费空间,专门腾出地方放这些看起来很一般的食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