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6.新计划(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世想吃到这道菜,相对比较容易。

    重生后就没有机会。

    没想到牛国强为了请自已,居然能搞到这个,太不容易了。

    “你喜欢就好。”见夏臻真心夸奖,牛国强非常有成就感。“这鸽子我托越州的朋友,从一个养鸽人手里买的,他还舍不得呢!”

    为了达到目的,他付出不小的代价。

    好在夏臻很喜欢,总算没有白费心思。

    “国强叔客气了。”夏臻自然明了他的想法。“大家都是自已人,不用这么麻烦。”

    其实也不能怪人家小气。

    这时候就算有人养家禽,数量也不会很多。

    既然好东西不愁没人要,当然得奇货可居,多提一些条件。

    这也是他鼓励贺国权在公社搞养殖的原因。

    八十年代初期,国内的老百姓真的太缺好的食材了,如果能大量养出来,或许周围的老百姓买不起,但是不包括城市的新兴阶层。

    这条路走对了,那边就会产生大量的万元户,到时说不定会成为舜江县最富裕的公社。

    如此一来,贺建权的路子就顺了。

    “冬冬不用客气。”牛大春夹过野兔肉大口嚼着,笑着接口道,“如果不是要招待你们,我们兄妹俩也不可能吃到鸽子肉,归根结底,还是沾了你的光——”

    他是直性子,这样说不过是陈述一件事实,没有任何讽刺的意思。

    反而是牛国强怕夏臻多想,瞪了儿子一眼。

    又夹了一只鸽子腿给李自强。

    他知道夏臻很看重这个邻居家的小孩,所以表现得很热情。

    夏凝和祝琴老婆会招呼,不用自已出面。

    “是吗?”夏臻哈哈一笑。“那你确实该感谢我——”

    这对父子真的是两个极端,牛国强精明能干,偏偏儿子憨得像个孩子,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熟。

    否则家里只能靠女儿牛小雪了。

    “别听他胡说。”张玉凤尴尬一笑。“都二十二岁的人了,说话还不经过脑子,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好在老公还有些本事,倒不至于太吃亏。

    又看了女儿一眼,见她低着头没有出声,暗暗叹了一口气。

    可惜她跟夏臻不来电,如果他们两人能在一起,那牛家就发达了。

    却不知道牛小雪最近一直憋着一股气,找不到地方发泄,所以才没心情说话。

    靠着赵水根的关系,她如愿进了医院工作。

    现在赵家和孙家彻底撕破脸,她在那边上班就没那么舒服了。

    估计科长知道了前因后果,所以想挤走自已,另外安排人,就暗暗放出风声,让同事们一起孤立自已。

    偏偏她是个倔脾气,越想让自已走,他越不肯离开。

    而夏臻的变化,又让她的心理产生了变化。

    当初她看不起的那个病秧子,居然有这样大的能力,让父母都得讨好他。

    倒不是后悔以前自已没眼力,主要是心里不服气。

    凭什么他能混得这么好,自已也不笨,却连工作都得父母帮忙,现在还混得一天不如一天?

    “我倒觉得大春不错,实在又孝敬父母。”祝琴却不觉得牛大春有问题。“何况有国强在,你还怕他吃亏?”

    老实人不容易惹事生非,当爸妈的可以少操点心。

    别看她现在表现得很平静,实际上儿子刚开始写文章发表时,她一直担心会惹出什么麻烦。

    好在儿子能力很强,最终还是有惊无险。

    到了现在,他已经认识了那么多有本事的人,就不用再为他担心了。

    吃过午饭,两家人一起打牌消遣。

    张玉凤原先想让女儿参加,这样就有机会跟夏臻多接触一下。

    毕竟她们是同龄人,就算感情方面不可能擦着火花,当个朋友也不错。

    没想到她洗过脸后,头也不回地上了楼。

    张玉凤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却没有表现出来。

    牛国强却没心思想这个,现在他坐在一边看他们打牌,时不时地跟夏臻聊几句,主要谈的还是他今年要搞的项目。

    在他看来,如果县里和公社那边,真的打算推行,那肯定需要调整几个岗位。

    自已升职没多久,没打算调整。

    但是提前知道消息,也是个优势。

    “国强叔,我想找个懂一定机械知识的人,你这边有没有可以介绍的?”见他一直小意讨好,夏臻决定给他一个机会。“最好年轻一点,喜欢到处跑,如果懂业务,就更好了。”

    旱冰鞋是个不错的项目,可以搞搞看。

    他想找个替自已跟单的人,到时联系农机厂,跟进产品质量和进度。

    再和有需要的单位或个人联系,发货和跟进货款。

    说的简单一点,他打算创办一个旱冰鞋品牌,自已作为产品的拥有人,负责给外界供货。

    这种经营模式,在现阶段属于全新的,在不懂的人看来,肯定会当成个体户。

    如果找到产品负责人,自已只须再租一间仓库,架构就搭建好了。

    以后再招几个跑腿的人,就能把生意搞起来。

    等私营经济不再受到打压,就成立正式的公司,招代理商销售。

    当然到了那时候,他也可能退出这个生意,把这项生意转给其它人去做。

    虽然八十年代初熘旱冰会非常火爆,等再过五年十年,肯定有大量的人看到机会,跟着去生产和销售。

    到时市场趋向饱和,再干这个意义就不大了。

    早点抽身去做其它新颖的项目,才是最理想的选择,毕竟他清楚哪些项目在以后更赚钱。

    “我身边没这样的人。”牛国强没想到他会提这个,犹豫了一会后回答道。“倒是你玉凤婶有个娘家侄子,在村里小学当代课教师,最近嫌干这个没出息,想找其它路子——”

    说完,望了妻子一眼。

    他这话半真半假。

    妻子娘家侄子,其实没嫌当代课教师没出息,主要是工资比较低,养家都困难。

    现在正在复习,准备考师范大学。

    只是大学的录取率太低了,他不觉得侄子能考上。

    如果能过来跟着夏臻干,那肯定比当正式老师还有前途。

    他犹豫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夏臻的人情比较难得,如果这么轻易给出去了,有些浪费。

    毕竟女儿和儿子现在混得也不怎么样?他更希望借夏臻的关系,替他们找个更理想的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