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13.好消息(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人都是吃货,只要让他们吃满意了,其它都不是问题。

    又劝周晓聪和廖思渝随便吃。

    两人这时候更加拘谨。

    一开始夏臻说他们是干部子弟,开车过来,他们还没有直观的感觉。

    现在听说他们过年时,都是保姆给他们做饭菜,这才明白彼此的差距有多大。

    就他们所知,舜江县用得起保姆的,真的没几个。

    只怕那个耿启中家里,都未必会雇佣。

    毕竟现在时代不同,如果能自已动手,肯定不会花钱请人干家务。

    等到主食上来,马万喜和于永攀可能真的饿了,夹起一片藕粘糖后,大口吃起来。

    这道主食姑苏和沪市都有,两人不陌生。

    “这肉粽也不错,放了很多配料,味道比小吃店的美味许多。”见他们没有碰粽子,夏臻又介绍了一下。

    他是照着前世的禾城肉粽配的材料,不过配料放得更多。

    毕竟是自家人和家人吃的,没必要小气。

    禾城肉粽主要配料是猪肉、咸蛋黄和香孤这些,夏臻在里面加了土鸡肉和河蟹膏,肯定更鲜美。

    “好吃。”听了他人介绍,两人夹起尝了尝,发现确实不错,于是分别吃了一个。

    周晓聪和廖思渝也是第一次知道,同样夹来品尝。

    他们家当然也包了粽子,只是普通的白米粽和赤豆粽。

    白米粽没有任何配料和调味,赤豆粽稍微丰富一点,加了些豆类和红枣。

    豆类主要是赤小豆、花生和白色的芸豆,剥开后颜色会特别漂亮。

    在夏臻家吃了好几次饭,因为菜好吃,他还真的没碰过主食。

    “到时也带一些回去。”夏臻得意地回答。

    年前包粽子时,就猜到是这个结果,所以特意多包了一百个,足足煮了两大锅还没放下。

    最后和藕单独又煮了一锅,才全部煮熟。

    填饱肚子,马万喜和于永攀才恢复了活力,提出去外面逛逛。

    既然来了舜江县,肯定得见识一下。

    特别是现在每个地方变化非常快,用日新月异形容都不为过。

    只要一段时间没来,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了。

    夏臻自然没意思。

    又邀请周晓聪和廖思渝一起去。

    两人这次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

    解放路此时人声鼎沸,逛街居民的说话声,和小贩们吆喝声混在一起,感觉特别热闹。

    “听说这边的臭豆腐非常有名,我们买几块尝一下?”路边的油炸摊里,忽然传来一股古怪的味道,马万喜忽然想到一个传说,就好奇地对夏臻说道。

    他是真正的吃货,虽然肚子已经填满,可是想到这边的特产,还是想见识一下。

    这时候出一趟省可不容易,既然来了,肯定不能错过。

    他还计划明天去一趟越州市,看看周先生的故居,和语文课本里写的有什么区别?

    正好父亲过几天就要过来上班,他算是提前去打探一下那边。

    “没问题。”夏臻是了解他,自然不会劝什么。

    正好一个摊位此时人不多,排队等了五分钟,就马上轮到了。

    买了十块臭豆腐,让每人尝一尝就行。

    放上这边特有的辣湖,把油纸包递给马万喜。

    “还真有股臭味。”马万喜接过后抓起一块,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夸张地笑道。

    说完,放进嘴里,大嚼起来。

    于永攀见了,也不肯服输,抓了一块放进嘴里。

    其实还没夏臻家的美食好吃,只是吃个新鲜,他还是和马万喜把臭豆腐全部吃完了。

    “没想到这样一座小县城,居然这么热闹!”过足了嘴瘾,两人不再考虑吃的东西,专心欣赏起这边的街景。

    他们两人一个在地级市,一个在直辖市,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原以为舜江县会像乡下地方一样,冷冷清清的,没想到完全和想像的不一样。

    “就这条街人多一些,其它地方没什么人做生意。”夏臻解释道。“不过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你看着好了,用不了多久,周围的商贩会越来越多,核心城区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一开始只有这边人流比较集中,慢慢地青春路、新建路和凤山路也会开满店铺。

    然后是横街和人民路,也越来越热闹。

    老百姓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有人走出一条可行的大道,大家就会跟着学。

    “有道理。”马万喜点头认同。“如果面积特别大,那就不正常了——”

    这是父亲调过来后的工作,让越州市区和下面几个县城,在他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发达和繁华。

    “对了,这两天正跟人商量一个项目,原本打算回学校后,再跟你们说,既然你们来了,就提前跟你们说一下。”夏臻带着几个,走到旁边相对安静的巷子里,把自已接下来的打算简单说了说。

    反正马叔叔马上要过来上班了,提前知道这件事,可以花更多时间,统筹考虑一下如何做。

    】

    不管什么项目,站在不同的立场,看法就会不一样。

    贺建权考虑的是让老百姓赚钱,获得正绩。

    而自已和耿启中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个项目,一方面帮地方政府解决因难,同时获得个人收益。

    马应辉和耿星河考虑的重点肯定不同,他们必须保证上下各部门听从协调和安排,互相配合,有效执行,才能完成这个大项目。

    如果有人唱反调,或者暗中搞破坏,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这个项目对马应辉而言,比对耿启中更重要。

    他可以通过它,团结一部分人,让自已尽快进入角色,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或许这样说有些现实,问题是没有好处的事,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尤其他是过江龙,承受的压力无疑更大。

    “夏臻,认识你这个朋友,真是我们马家的幸运。”马万喜听完后,激动地搂住他。“这几天父亲经常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为到了新环境后,如何开展工作发愁,你拿出这样一个项目,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啊!”

    这不是他说客气话,而是真的觉得今天来对了。

    旁边的于永攀听了,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夏臻真的太厉害了,居然会想出这样的项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