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我号青莲(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道长,这里是?”

    看到“刘蒋村”的名字,郭默似乎在哪里听到过,却一时想不起来。

    “这是我师当年发迹之地,也是埋骨之所。传闻当年我师在此‘遇仙’,习得上乘武学,其实不过是有了一番奇遇罢了。”

    二人继续往里走,已经是二更时分,村民们早都已经睡下,偶尔能听到三两声犬吠的声音。

    山村不大,所有住户都集中在两座山丘之上,而重阳真人埋骨处,却在山村另一侧的“成道宫”。

    重阳是为道号,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人。

    祖上殷实,为当地富甲一方的豪族,得益于此,王重阳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教育。

    二十岁时,他便修进士课业。

    “自稚不群,既长,美须眉,躯干雄伟,志倜傥,不拘小节。”

    金太宗天会十一年,王重阳参加了贡举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一个小官职,没多久就被罢免。

    王重阳转身又去参加武举考试,以武状元的身份当起了甘河镇酒监,郁闷的他自称“王害风”,整日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仕途之路就这样走到尽头。

    相传,王重阳四十八岁的一天,突然长叹一声。

    “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予犹碌碌如此,不亦愚乎!”

    一声叹息后不久,他的人生出现了大翻转,从而走上了修真悟道的道路。

    王重阳在甘河镇集市上巧遇两人,他们蓬头散发,举止异常,身披毡衣,一看就是住山之人。

    王重阳遂一路留意观察,逮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他便向他们恭敬行礼。此二人见状,并没有马上反应。

    其中一人反倒是端详了他好一会儿,随后缓缓地吐了一句,“此子可教”,便传了他几句内丹修炼的口诀。

    这便是,“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

    第二年中秋,王重阳竟再次遇见此二人。

    这一回,王重阳二话没说,赶忙上前叩拜。

    二人遂再传五篇秘语,并嘱咐他“读毕焚之”,说天机不可泄露。

    这些当然只是郭默听来的传说,当着人家弟子的面,郭默也不好来求证,也许只是一种为掩盖事实真相的说辞罢了。

    前边就是“成道宫”,二人没走正门,顺着东墙绕到殿后,却是一个与“成道宫”相连的小院。

    “成道宫”金碧辉煌,这个小院子却相当不起眼。

    整个院落都是用青石砌成,静静地立在那里,门上却落了锁。

    马玉从袍袖之中取出一把钥匙,将院门上的铜锁打开。

    “吱呀呀——”

    开门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村里,显得格外的清脆。

    “默儿,且随我来——”

    马玉先行进入小院,小院不大,院子的四个角落,分别种着一株海棠树。

    不禁让郭默又想起了,“我将来要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传说。

    不过,那个传说是在古墓里的,不想在这里也能遇到。

    正中央有三间青瓦房,马玉径直走了过去,似乎对这里很是熟悉。

    开门进去,“丹阳子”点亮了屋中的蜡烛。

    郭默这才看到,正中央的屋里,挂着一副人像画,看画面的大小,应当是等同人身画的。

    此人一身藏青色道袍,修长的身材,面如冠玉,竹簪别顶。

    看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三绺须髯飘散前胸,条条透风、根根露肉。

    好一副仙风道骨,即便面对的只是画像,郭默都不禁生出亲近之感。

    马玉进门之后,先是朝着正中间的画像拜了拜。

    “默儿,此画像就是先师——”

    马玉说话的时候,语气明显有些低沉,内涵无限的追思。

    郭默闻言,也赶忙过来,冲着王重阳的画像拜了三拜,心中默念道。

    “晚辈郭默见过重阳真人,恨不早生几十年,能聆听真人教诲,此行终南山,希望能承享重阳真人遗泽,解晚辈心中之惑。”

    等郭默拜完之后,就听“丹阳子”马玉说道。

    “弟子马玉,奉师尊遗命,遍寻海内,终于找到满足师尊要求之人,今夜已是月圆之夜,弟子将他带来了,打扰师尊安息了。”

    马玉是对着墙上的画像在说话,听到郭默的耳朵里,浑身都有些毛骨悚然。

    “马道长,您能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事到临头了,郭默总得心里明白一些,这样湖里湖涂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提前应对。

    “默儿,事情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原来,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王重阳夺得了“天下第一”的名头,事实上他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因为,在王重阳的心里,天下第一另有其人。

    在“华山论剑”往前推十来年,江湖中流传了一句话。

    “南林北王,阴胜于阳。”

    “北王”说的就是王重阳,而“南林”却是指林朝英,她出身于广西。

    林朝英不仅容貌才华冠绝天下,更是一个武学奇才。

    武功修为之高,只有“五绝”之首的“中神通”王重阳可与之匹敌,比之其他四大宗师,要高出一个境界。

    只因她是女流之辈,素不在外抛头露面,是以外人知道的不多,声名也是默默无闻。

    但其一生行侠仗义,后世很长时间,在华山“玉女峰”还供有林朝英的神像。

    心中爱慕王重阳,而王重阳对她也十分尊敬欣赏。

    但两人性格皆高傲不群,始终不愿向对方坦然表达爱意,以致未能长相厮守。

    当王重阳在“华山论剑”之后,又跟“斗酒僧”喝了三天三夜,虽然最后输给了对方,却也从彼此的交谈中,解决了自己很多武学上的疑惑,自觉突破最后一道关卡指日可待。

    当他再次回到终南山时,却听闻古墓之中的林朝英,练功走火入魔,香消玉殒了。

    林朝英比王重阳还小了两岁,二人都已经是“半步先天”的境界,居然也难逃此厄运吗?

    可惜,王重阳没有见到林朝英最后一面,不久之后,王重阳也郁郁而“终”。

    在“假死”重伤欧阳锋之后,大行之前,王重阳单独留下了大弟子“丹阳子”马玉。

    “为师即将远行,我去之后,你为全真教掌教。可惜你师兄弟七人,资质只能算是中上,即便勤奋修行,也难至绝顶之境,好在我留下的‘天罡北斗阵’。”

    “你七人布阵当不输于一般绝顶高手,你为人稳重,处事公允,全真教交到你手上,为师也放心。只是尚有一事相托,如果能实现,为师再无牵挂。”

    “我去之后,你当遍访宇内,但有三十岁前,能达到绝顶之境者,你当引来‘成道宫’,将一番机缘送于他。”

    然后王重阳将一幅草图递给了马玉,双目低垂,驾鹤而去,终年五十八岁。

    处理完王重阳的后事之后,马玉才将那份草图拿出来。

    原来上边画的正是“刘蒋村”的地形,而重点标注的位置,正是当年王重阳修行的庵堂,紧靠着终南山一处山壁。

    不过,在王重阳功成之后,曾经一把火烧了那处庵堂,难道在掩饰着什么?

    火烧庵堂的事情,马玉是知道的,为此,王重阳还曾经写过一首词。

    “踏莎行·烧庵”

    数载殷勤,谩居刘蒋,庵中日日尘劳长。

    豁然真火瞥然开,便教烧了归无上。

    奉劝诸公,莫生悒怏,我咱别有深深况。

    惟留灰尽不重游,蓬来路上知来往。

    而草图之上,还写有一行小字。

    “将来人引进石门即可,尔等万勿入内!”

    马玉很是不解,但也只好遵师傅遗命行事。

    在“刘蒋村”修建了“成道宫”,并将王重阳的法体安放在此。

    紧挨着“成道宫”,又秘密建了一个小院,小院正房的墙壁,紧靠着草图上那石门所在的位置。

    这件事情,只有“丹阳子”马玉一人知晓,没有告诉任何一名师弟,或师叔周伯通。

    “成道宫”建成之后,事情也过去很多年了,马玉已经不抱什么幻想了。

    试想,何人能够在三十岁之前就到达绝顶之境?

    不说绝顶,就算是三十岁的一流高手,在江湖上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直到那年,马玉在大漠见到了郭默。

    当时的郭默,境界当然远远不够,架不住他有着惊人的资质和潜力啊。

    又是几年之后,中都一役,马玉再次见到郭默的逆天之举,才完全确定,此子当够得上师尊的要求,才向他发出了邀请。

    没曾想,七年之后,郭默已经是“半步先天”,不弱师尊当年多少。

    这样的郭默,如果获得了师尊所说的“机缘”,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马道长,也就是说您也根本不知道,重阳真人到底留下了什么?”

    “丹阳子”马玉的介绍,不但没有能给郭默解惑,甚至让他更加迷茫。

    天下“五绝”,无论“东邪”、“西毒”,还是“南帝”、“北丐”,都有他们的传承来历。

    唯有这位“中神通”王重阳,没人知道他师承何方,全真教是他一手创立的,所有的武功仿佛都是凭空而出的。

    “呵呵,的确如此,老道有几次也曾想着进去看看,可惜自身离师尊的要求差得太多了。”

    马玉被郭默问得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口口声声要给对方一场“机缘”,事实上这场“机缘”,是凶是吉,又能给郭默带来什么,他完全都毫无把握。

    所有的一切,只是出于马玉对自己师尊的崇敬与信任。

    这要是随便换个旁人,不说是场骗局,至少也得自己探查一番再说。

    看到马玉的神情,郭默也明白了对方此刻的想法。

    “马道长无需如此,既然晚辈自愿跟您来了,势必要一探究竟的,还请送在下过去吧。”

    “也罢——”

    二十多年的等待,就为了这一刻,马玉虽然心里也没底,总不能事到临头再反悔吧?

    马玉亲自将正中央的供桌挪开,又朝着王重阳的画像行了个礼。

    轻轻地拉动旁边的绳子,只见王重阳的画像,慢慢地被卷了起来,画像背后的墙壁,赫然就是一道石门。

    马玉走向前去,伸出右掌,轻轻的在石门突出的一角,“啪——”击打了一下。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又在同样的位置,连续击打两下。

    再等一盏茶的功夫,第三次在同样的位置,连续击打三下。

    “卡啦......卡啦啦——卡——”

    里边的机关就犯了,石门竟然向后方缓缓倒下,最后平铺在地上。

    二人面前,就出现了一个黑洞洞的大洞,仿佛一只洪荒巨兽张着的大嘴,深不见其远也。

    “默儿,师尊有遗训,除了满足条件之人外,其他人等都不得入内,老道没办法陪你进去了。”

    马玉伸手从房间一侧的屋子里,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火把,和几根儿臂粗的牛油大蜡,顺手点亮了火把。

    “默儿,你带着这些进去,也好方便行事。如果有什么危险,你就大声召唤,老道拼着违背师尊的遗命,也会进去助你。”

    郭默真要进去了,马玉却凭空多了一份愧疚。

    “多谢马道长,晚辈这就进去了。”

    到了现在,郭默表面上反倒平静了许多,内心里有种“寻幽探密”的冒险感。

    郭默将几根蜡烛包好背在背上,左手持着火把,右手已经抽出了自己的“赤霄”剑。

    这把宝剑在黑暗之中,火把照耀之下,竟然泛起一层诡异的红光。

    郭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倒在地上的石门,很快就跃过了石门。

    刚往前走,脚下就踩到了一块踏石。

    就听见“嘎巴”一声,紧接着“吱呀呀...轰隆...砰”的一连串声响,再看郭默身后的石门,竟然再次回归了原处。

    “默儿——默儿——”

    “丹阳子”马玉,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在外边用力地拍打着石门,却毫无反应。

    他急忙又按照刚才的顺序,想再次开启石门。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手法,石门居然纹丝不动。

    “完了——”

    连续操作三次之后,依然毫无变化。

    “丹阳子”也顾不得许多了,运足了功力,冲着那道石门,“啪啪啪”连击了三掌,石门依然纹丝不动。

    世人都知,“全真七子”里,要论武功那一定是“长春子”丘处机排第一,连全真教众弟子以及“全真七子”之间,也是这样认为的。

    殊不知,“丹阳子”马玉的全真内功,不仅早已达到了大成之境,这几年修炼“天罡北斗阵”时,又萌生新的感悟和想法。

    试图通过“天罡北斗阵”,演练出一套掌法或剑法,无需七人操持,依然能保留一定阵法的加成。

    虽然还没完全创出来,但即便那丝感悟,对他这个境界的人来说,也分属难得。

    因此,“全真七子”中,内功心法到达一流之境的四个人里,“丹阳子”的功力,悄然之间已经跃居第一的位置。

    又是在含愤之下,这一掌下去,少说也有六百斤的力道,却动摇不了这道石门分毫。

    郭默也被石门的动静给吓了一跳,回过身去借着火把的亮光打量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门道来。

    索性不再理会,重新向山洞里走去。

    如果从外边的地势看,这个石门是开在一座山的石壁上,而供人行走的暗道就是通往大山腹部的路。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我号青莲(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