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妻管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1:第650章 骗他们的(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孔府门前,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下来

    甚至孔府门后,那哭喊声,也渐渐熄灭了,甚至好多人,透过被大炮打出来的孔洞,朝着门外看去,看着站在人群之中的那个人

    祝彪,只是简简单单的站在这里,却把在场众人都给压了下去,尤其是祝彪最后那番话说完之后,在场众人都傻眼了

    墨家后人,原来如此!

    儒家和墨家的恩怨纠葛,可以说,太久太久了,当初孔子与墨子,在诸子百家之中打响名号,聚拢了一批手下子弟之后,儒家和墨家就一直处在针对之中

    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儒家,注重等级,而墨家追求平等,是因为两位学说的创立者,身份与地位决定的

    孔子,出身贵族,而墨子,出身农民,二人不过是各自阶级的代言人而已,因为各自的阶级立场不同,孔丘旨在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而墨翟则反映正在上升的“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的要求。彼此利益相反,所以两派形成对立面。

    由于儒墨两家立场不同,社会政治思想亦背道而驰

    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墨家就主张“兼爱”

    儒家信“命”,墨家就“非命”

    儒家鄙视生产劳动,墨家就强调“不赖其力者不生”

    儒家严义利之辨,墨家就主张“义,利也

    儒家的格言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家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简直就是对着干,你支持的,我就反对,我反对的你就支持,于是,儒家子弟和墨家子弟,在各自学说兴盛时期,可以说是水火不容,见面就干架

    往往,儒家子弟,都是家境殷实的子弟,而墨家子弟,却多是农民,侠士之流,普通的读书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一直劳作的农民还有行侠仗义的侠士

    所以,儒家子弟,碰到一个墨家子弟,往往都是先讲道理,讲着讲着,发现谁也辩不过谁,就开始动手了,而儒家子弟身弱,往往都是被揍的一方,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儒家和墨家的恩怨情仇,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总算是有了一个了结,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兴起了,而墨家被打压,从显赫的显学,变成了街边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

    只要是墨家子弟,被抓到了,就是死,甚至连诸子百家,比如兵家,法家,名家、阴阳家、杂家等等,都跟着受到了无妄之灾,你们儒家和墨家打架,怎么最后把我们也给牵扯进去了,给一锅端了

    这里说点闲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不只是一句话而已,比如,墨家子弟,怎么罢黜?人家信仰墨子,你总不能因为信仰不同,就直接杀人吧,事实恰好就是如此

    墨家子弟,法家,兵家,阴阳家,等等等,只要是诸子百家的子弟,见到就杀,强硬的来统一思想,不愿意统一的,不是远走他乡,就是死掉了

    所以,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后,那可是牺牲了成千上万条人命,这一点,可以说,汉武帝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过之而不无及

    对于这段历史,儒家典籍都有记载,所以,儒家子弟在听到祝彪是墨家后人的时候,才会神色大变,简单概括来说,我祖宗被你祖宗给杀了,现在我来杀你,你没意见吧?

    本来怒气冲冲的两位老者,在听到祝彪是墨家后人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卷1:第650章 骗他们的(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