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免疫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六章 进京(中)(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娘,二伯呢?”

    “在新棚那边呢。”

    新棚,是伴山屯农业部新上的项目,无土栽培。参与这个项目的多是村里的年轻人,要求高中毕业,这是一门真正的技术。

    李森在那里不负责技术,他是农新区看大门的。

    “中午回来吧?”

    “嗯,俩老爷们儿中午倒腾着换班儿吃饭,我一会儿回去做。”

    “还做什么,我这儿准备的多,一起都过来吃吧。”

    “呵呵……行,我去新棚那边儿招呼他一声。”

    李恺准备了四个炒菜四个炖菜,都是硬菜,再来俩人也吃不清,人多些还显得热闹。

    中午不光有李森两口子陪吃,李悦媳妇抱着宝贝儿子李永安也来了。

    李悦媳妇生产时落下点儿毛病,所以前后脚生孩子的毛晓玲已经跟着李悰在大棚里忙活了,她还在调养,不过也不是大毛病,大夫说经了三伏天,自然就会大有好转。

    一顿饭吃的老少尽欢。

    等李森家人都离开后,李振江又把李恺弟兄叫到了东屋里。

    从板柜下面取出一个手绢包,颤颤巍巍打开后,里面是十张卷成一卷儿的崭新“大团结”。

    “孙子,这些钱你拿上,爷爷知道你家不差钱,你也不差钱,但这是爷爷的一点儿心意,早就给你们准备了,只不过他们都不是上学的材料。去了京都,照顾好自己。”

    说着李振江还不忘对刘大龙招招手,“等你考上大学的时候,你也有。”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前世里自己第一年去石门上大学,临行前来拜别爷爷奶奶,也有这一幕。

    不过那时候奶奶还在世,爷爷是背着她给的自己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那一世父亲卧病在床,母亲还在化纤厂三班倒,家徒四壁,幸亏九四年上师范类大学,不但不收学费,每个月还有26.9的伙食补贴,当年这一百块钱可是顶了大用的。

    之后每次开学,爷爷都偷偷地塞给他一百块钱,靠着这一百块钱和学校的伙食补贴,李恺大学四年没有向家里要过多少生活费。那时候食堂的饭菜也便宜,一份“麻辣豆腐”才四角钱,再加上两个馒头,还有免费的“大骨汤”,总共八毛钱就能吃饱。

    想到那些往事,李恺不由的鼻子发酸。

    “大团结”是华夏第三版人民币,现阶段虽然与第四版人民币并存在使用,但市面上流通的基本是以第四版为主,崭新的“大团结”已经极其少见,看着像是留存了许久。

    李老太在世的时候,刘凤芝按月给二老“孝敬”,最少是五百,赶上年节,还会翻个倍。不过这些钱李振江从来不过手,都是李老太收着,大部分又转手给了李垚。

    李老太去世后,李振江用钱的时候就更少了,也就不让孩子们再给他钱,不过生活用品还是会收的。

    这些“大团结”应该是很久以前老爷子存的,似乎是很早就为孩子们准备下的。

    “谢谢爷爷,这钱我就收下了,您老保重身体,五个来月后我就回来了,继续孝敬您。您老坐稳,我给您磕一个。”李恺跪倒在地,“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两日后,安城一中已经开学,安城市与石门市有区域上的经济合作项目,李炎脱不开身,而刘凤芝主持的乐家家超市商品进场标准细则也在讨论完善中,所以,李恺孤身坐上了进京的火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