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由得不令刘安唏嘘不已。
    既是感叹这世道的艰难,亦是怜悯崔氏的遭遇。
    想到自己夺舍了前任的身体,令他比其父还要英年早逝,刘安暗暗下定决心,要代替原来的刘安照顾他的母亲。
    “为母已经吃过了,我儿尽管吃便是。”崔氏笑着道。
    刘安没有说话,拿过另一个已经洗过的碗,将自己碗里的粥倒了一半过去,推到崔氏身前。
    “母亲要去玄德家里做工,不吃饱是没有力气的。”
    见崔氏要推辞,刘安紧接着不容分说道:“母亲今日若是不把这半碗粥吃掉,儿今日便不吃饭了。”
    虽然肚子里饿的难受,刘安还是板着脸坚持道。
    “哎。”崔氏沉默片刻后应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从墙边拉过两个叠好的板凳,一个给刘安,一个给自己,坐在板凳上,崔氏慢慢吃起了碗里的粥。
    见此,刘安松了口气。
    坐在板凳上,连快子都没拿,端起碗就把粥灌进了嘴里。
    汉朝实行分餐制,也就是一人一个桉桌分餐而食。
    但那是只属于有本钱的人的专利,穷苦人家甚至连个桉桌都没有,饭都吃不起了,还分餐?
    半碗粥并不多,也就两个呼吸的功夫,刘安就将碗里的粥全都灌进了肚里。
    腹中饥饿之感稍解,但明显没有吃饱。
    刘安站起身对崔氏道:“母亲,儿出去一下。对了,家里的阳燧我用一下。”
    阳燧,是一种铜制的凹面镜,日光晴朗的时候可用来取火。
    不过自周朝发明了火镰取火之后,有条件的家庭多已开始用火镰火石相击取火之法。
    “哎。阳燧在我屋里,我儿去拿便是。”崔氏应了声,也没有问刘安去做什么,只是嘱咐道:“小心一些,别伤了身体。”
    刘安跟他父亲差不多,虽不至于多病,但也自幼体弱。
    也因此崔氏对儿子一向宠爱,只要刘安的安危没有问题,便什么都由着他。
    来到崔氏房内,刘安取了阳燧再次跟崔氏说了一声就朝村子外走去,他要找个安静不被人打扰的地方,好好研究一下系统。
    在刘安离开后,默默吃着碗里稠粥的崔氏,突然停了下来,她望着碗里剩下的稠粥,眼泪忽然打湿了眼角。
    可她的脸上,却泛起了温和的笑意。
    -------------------------------------
    走了大概一刻钟,刘安找到一个避风向阳的山坡。
    因为时间还早,大家都在家里吃早饭,因此刘安路上并没有遇到熟人。
    在附近捡了一些干草和树枝,用阳燧取火后,在身前点燃了一个小小的火堆。
    边烤着火堆取暖,边晒着逐渐变暖的阳光,刘安在心中呼叫了系统。
    [系统,在吗?]
    [宿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刘安刚问,系统就做出了回复。
    [我好饿,请帮我准备一些吃的。]刘安跟随内心,下意识说道。
    注:演义电视剧中说刘备的村子叫做楼桑村,但并无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