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芯生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杨厂长,有肉啦(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烨子,首先我为你能取的这样的成绩祝贺你。不过今天你跟我说的这个事情,太大了。我们是钢材生产性质的工厂,你要是制造些机械设备,那还说的过去,可是生产电子元件,上级是不会批准的。我们也没有丝毫的经验嘛,就是让我们上马,我们也非常的被动。”

    杨厂长的话,落在赵烨耳朵里,他就知道这个杨厂长想错了。赵烨当然知道,轧钢厂是什么性质的厂子。只要领导不湖涂,肯定不会让轧钢厂这样一个钢铁机械企业去干电子厂的活儿的。

    但是,赵烨可不是这个打算。

    “杨叔,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这样的,电子元器件这类的东西,当然跟咱们没有关系了。可是,这生产线是不是跟咱们有关系?无论是哪个电子厂要生产,都离不了生产线啊。”

    一句话,杨厂长茅塞顿开。

    诚然,这个时代是计划经济时代,厂子里的一切,都要按照上级分配的任务来进行安排。

    很多人以为,这个时代的工厂,对干什么没有什么积极性,更加不会去抢什么生产任务。

    赵烨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他参与了四分厂的建设,让他的这种认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这个时代的工人,可能很多不愿意承揽更多的任务,因为经济上不会因为你干了别人两倍的工作,就能得到两倍的薪水。

    可是工厂的管理层可不会这样,但凡有进取心的厂部领导,都会积极主动的争取生产任务。

    这不仅仅是保障厂子正常运转的问题,还涉及到了厂领导自身在系统内权重的问题。

    同样是一个部级大厂的一把手,你的厂子只能生产钢板,我的厂子呢,不但能生产钢板,还能生产钢筋,钢管。那我在系统内的声音就比你大的多。

    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级别一样,说话的分量可就不同了。到什么时候,以体量排老大,以贡献论英雄,都是不会过时的。

    杨厂长敏锐的抓着了赵烨话的含义,这是在拓宽和加强轧钢厂的机械加工职能。轧钢厂是部级大厂,而这么一条生产线的加工和制造,国家肯定不会让两个厂一起去进行的。

    毕竟,这不是什么消耗品,而是属于生产装备。生产装备从来就不会无限制的大规模生产建设。

    如果轧钢厂能拿下这个任务来,以后在一机部的权重,可就大大的提高了。杨厂长一下就动心了。

    “烨子,你说生产工艺流程你都已经整理出来了?”

    “嗯,虽然不是全部的工艺,但是重点的几个改进部分已经有了。这份东西现在在我们学校那里。”赵烨如实回答。

    “对这个事儿,你有什么想法?”杨厂长心里有了计较,但还是想先问问赵烨这个当事人的想法。

    “杨叔儿,我是这么想的。我觉得吧,我们可以跟上级申请,在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的旁边,成了一个联合实验室。”赵烨图穷匕见。

    “嗯?联合实验室?”杨厂长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不禁想让赵烨说的更清楚一些。

    “厂长,这个联合,指的就是京城大学,水木大学,还有我们轧钢厂,一起建立这么一个实验室。”赵烨挪挪屁股,继续忽悠道:“厂长您想啊,咱们是生产工厂,而另外两家呢?都是学校,他们有想法,有知识,可是他们没有设备,没有技术工人啊。而咱们呢,他们没有的的东西我们有啊,我们缺的反而是他们的东西。”

    “嗯,对,你说的很有道理。你接着说。”

    “厂长,这个实验室一旦建成了,那么第一步就是设计,生产这个生产线对吧。这么一来,这个生产任务还能落到别人家里去吗?”

    杨厂长听了赵烨的这个办法,简直拍手叫好。也就是轧钢厂离得近,如果离得远了,这个办法还真的没办法实施。

    不过离得近好啊,离得越近越好,咱就成为邻居,既方便了专家的设计和指导,又能顺利的抢到肥肉。

    简直就是双赢!

    虽然现在还没这个说法,但杨厂长心里想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杨厂长由这个思路想下去,还能想到更多的好处,这么一来,对轧钢厂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其实还是有坏处的,不过现在的工厂,都是国家负责制,不存在是不是能够盈利的说法。

    赵烨也就不再多嘴说了,反正都是国家拨款拨物资,给谁用不是用呢?对吧。

    赵烨很杨厂长就这个问题,又聊了很久,杨夫人还给赵烨弄了点儿晚饭,直到最后离学校关门越来越近了,赵烨这才告别了杨厂长,蹬着车子朝学校狂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