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却不同啊,十个人开头就告诉大家了,都是犯过罪但没有接受惩罚的,所以是全员恶人,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也有可能是下一位受害者。
观众无论把自己代入到哪个角色当中,在这接踵而至的被害氛围下,不免会跟角色一样,笼罩在死亡降至的阴影当中,继而觉得诡异和可怕。
这种诡异不会让你像看恐怖片那样,因为要被吓所以捂住眼睛不敢看之类的,反倒是因为情节一环扣一环,让你越来越想继续看下去。
这种让你有些害怕,却不让你害怕到不敢看的恰到好处的呈现,让人是欲罢不能。
这可不只是电影拍摄手法的问题了,跟剧情也有关系,不拖沓,挠着观众好奇心的同时,在你好奇心即将耗尽的时候给你一副新的拼图让你继续保持好奇,可见编剧的功底。
吉兆暗暗点头,我夏哥不愧是我夏哥。
不对,这是改编剧啊,那这个作者有点东西啊,叫尚非,嗯?他想到作者名的时候就扭头看向了夏恪和张亚菲。
“要是这么的话就解释的通了...”吉兆暗暗滴咕。
没办法,他脑回路本身就异于常人。
多人一起探桉的过程中,人均都被怀疑过,有人会陷入回忆,想到自己曾经犯的错,当一个人犯错的回忆被完整揭开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要挂掉了。
女仆之后,是将军,将军发现自己夫人和下属有染,便一枪干掉了下属,而他的罪行揭开后也很快领了便当。
之后是女仆的管家老公也挂了,他与女仆曾经用枕头捂死了他们的一位年长雇主,管家主动手,对方无继承人,他们便侵占了一些财产。
接着是应了童谣马蜂窝那句,被匕首插入咽喉死掉的宗教徒妇人,她自称因为养女意外怀孕所以赶走了她,养女便卧轨自杀了,但实际上她对养女有畸形的感情。
赶走她的同时还用自己的人脉让小镇里的人不去帮她也不去雇佣她,养女失去所有经济来源走投无路选择自尽的。
“阿宇啊,这个蜜蜂和匕首有啥关系啊?”吉兆表示没搞懂。
周宇跟这个除了摄影专业其他有些文化沙漠的吉兆小声解释道:
“刀子上头有蜜蜂图桉,而且蜜蜂的英文是bee,匕首的匕,感觉是华夏作者独特的谐音梗所以夏导保留了,哈哈!”
之后审判别人还经常喜欢亲临现场观看行刑的法官、因为深度恐柜而在审讯时打死了出柜的犯人的警察以及因为喝醉的时候动手术导致病人死亡的医生。
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女主和雇佣兵,雇佣兵因为和她在过程中有过肌肤之亲未怀疑他,但只剩两个人了。
女主坚信他就是最后的凶手,举枪相向,雇佣兵说着相信她同时飞身上前想要抢枪,但却吓到了女主,按下了扳机。
此时观众都懵了,本以为就剩两个人的时候,应该就已经明示凶手了呀,非你即我啊,因为影片基本上是围绕着女主展开的,很多人死时她是绝对不在场的,因此都认为不可能是她。
“如果这结尾女主是最后的凶手,只是电影隐瞒了很多她的行动线,那我可接受不了啊...”这是很多剧组电影工作人员的内心活动。
因为他们一直在当传统推理看呢,就是观众得到的和角色得到的大众线索是一致的,如果电影刻意隐瞒了一些线索,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说得通的伏笔,那这就得是一部失败的悬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