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两妯娌进来,宜妃安坐不动,旗装美人站起身来。
“娘娘,贵人……”
五福晋行着蹲安礼。
舒舒跟在后头,便也如此行事。
宜妃抬头叫两人起了,转头对那旗装美人道:“都不是外人,客套什么?前几天你生了面藓没出来,可别想着就能省下见面礼……”
郭贵人笑道:“不看娘娘与九阿哥,只看九福晋这好人品,奴才的见面礼掏的也心甘情愿……”
姊妹笑盈盈的,舒舒也重新行礼,算是认了人。
可是舒舒却觉得头皮发麻。
这该死的等级制度!
就算是亲姊妹之间,因为位份不同,就分了区别。
宜妃是一宫主位,可以称一声“妃主”;郭贵人却只是低等嫔御,对着亲妹妹也要自称“奴才”。
别说只是同父异母姊妹,就是同胞姐妹,这样对比之下,怕是心态也难平和。
更不要说,郭贵人之前是嫡长姐,宜妃娘娘只是侧出的妹妹,如今尊卑颠倒,心下能平?
舒舒心中,对于这位看起来宽和可亲的郭贵人打了个问号。
时间差不多了。
大家就从翊坤宫出来。
宜妃这个一宫主位,出行有肩與,就是带底座的圈椅,两个大力太监扛着,旁边跟着两个太监随行。
跟着的宫人四人,两个年长的姑姑,两个十三、四的小宫人。
倒是郭贵人,只带着了两个宫女,与舒舒妯娌随轿而行。
出了广生右门,就顺着宫道往北,依旧是穿过御花园,然后走乾东五所与东六宫之间的横道,前往宁寿宫。
真要说起来,整个紫禁城南北不足二里地,东西也只有一里半,可架不住要绕路,走来走去的,将近两刻钟才到了地方。
宜妃带着两个媳妇进入宁寿殿时,有资格来请安的宫妃已经差不多全到了。
小一辈也妯娌齐聚,跟着各自母妃,只是都没有混个座位,都是侍立身侧。
要不然怎么办呢?
还有一堆贵人站着,论身份不如皇子福晋尊贵,可却是庶母妃,辈分摆着。
舒舒大概看过,殿上大多的椅子都坐了人,只有左右头一把椅子还空着,不过东侧椅子后已经站了几人,大福晋、七福晋、八福晋。
除了前头的几人安坐,后头的几人都起身,对宜妃见礼,小一辈福晋们也是屈膝见礼。
宜妃颔首回礼,直接在西侧头一把椅子坐了。
舒舒跟着五福晋,之前就在门口止步,等到众人给宜妃行了礼后,才跟着进来。
倒是不用一一拜到,只屈膝:“请诸位娘娘安……”
然后与众妯娌也小声见礼,才在宜妃身后站了。
舒舒环视一眼,心中有数,没来的是如今后宫的妃位之首惠妃。
坐在宜妃斜对面东侧第二位的,容长脸看着和和气气的,穿着深颜色旗装,手上握着一串十八子的,是排位第三的德妃娘娘,颇有大家气度,身后站着四福晋。
宜妃下首,身后没有媳妇跟随的,应该就是荣妃娘娘。
荣妃眼角微微耷拉着,神情有些呆滞,看着与宜妃似差了一辈,体态臃肿的也如寻常妇人。
她是四妃之中最年长的,比康熙还年长两岁,宫中待年,侍奉康熙最早,接连产育,可惜连折四子,只站下一子一女,宫中地位也一降在降,封嫔时还只在几位贵女之下,位列惠嫔、宜嫔之前;等到封妃,不仅在惠妃、宜妃之后,连后来居上的德妃也排在前头,就此沦为四妃之末。
三福晋已经是大月份,不见人影,看样子是得了恩典,免了日常请安。
第三十八章 请安(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