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暮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八章 修桥铺路无尸骸(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晦色降临后,这条谈不上宽阔的洛水支流上,竟起了层层夜雾。

    河道狭窄并非好事,尤其当它的两边,不是旷野,不是树丛,而是绵延的山坡。

    杜光彦嗓子发涩,却忍不住在猜想,不知当初勤王军队遭到伏击的莫谷,是否也长成这个样子。

    很快,杜光彦就开始怨恨自己的想象力过于丰富了。因为越往前钻入浓酽的夜色里,杜光彦越觉得,这条谷道,真像一条墓道。

    甚至那迷蒙的夜雾,都恍惚间有了颜色。

    一种透着血腥意味的暗红色。

    杜光彦只能不停地转动脖子,前后望着王府卫士们手持的照路火把。其间,他还将头低下去,贴着正在勤勉小跑的爱驹的脖子,好像与一位密友耳语:“老伙计,我总觉得要出事。”

    郭钢没有说错,这段谷道并不长,他们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

    虽仍在黑夜里,没有遮挡的天幕,多少奉给大地上的人们些许星光,使得因逼仄而带来的恐惧感,倏地消失了。

    然而,杜光彦刚喘了几口气,却听前方有马蹄声传来,紧接着,夜色中,一队人马越来越近。

    金属之音亦响成一片,竟都是些披甲的……将军?

    不待杜光彦定神辨别,骑将们已纷纷在普王李谊面前收缰行礼。

    “韩将军,皇甫大夫,薛都尉。有劳诸君,这般寒秋之夜,还要出来打猎。”

    李谊的嗓音,透着难以言说的可怖之意,阴恻恻的,又具有志在必得的残忍。

    杜光彦刚刚落回肚子里的心,又悬了起来。

    杜光彦愣愣地盯着眼前这些人。韩钦绪是朔方军将之子,杜光彦曾在老朔方军中见过还是小小童子的韩钦绪。皇甫珩,更是杜光彦熟悉的人。

    然而李谊唤作“薛都尉”的是谁?

    没有人理睬杜光彦,除了李谊。

    李谊回过头,摘了兜鍪,不温不火地向杜光彦道:“杜刺史,李升与我说了一箩筐你的好,本王信了。此刻本王便问问你,造反的买卖,敢不敢与本王一道做?”

    “殿,殿下,什,什么造反的买卖。”

    杜光彦觉得自己的舌头好像粘了一层秋霜,冻僵了似的,说气话来十分不利索。

    李谊轻轻“咳”了一声,自嘲道:“本王太心急了,离造反还得几日。先说眼前的事。”

    他指着葫芦河谷方向:“杜刺史担心得没错,三千安西军,还有裴玄,活不过今夜。但不是吐蕃人动手,而是本王来动手。”

    杜光彦大骇,一时哪里还有尊卑君臣之类的顾忌,脱口而出:“殿下可是疯了,殿下在说什么?”

    李谊挥挥手:“郭钢……”

    郭钢纵马靠近杜光彦,简略地说了几句。

    “杜公就算没有鸿鹄之志,也不妨想想,盐州城里,还有你的家小……”

    郭钢,操着语重心长的为君着想的口吻,以上面这句千百年来必能名列无耻威胁榜前三名的话,结束了交谈。

    杜光彦一动不动。

    李谊和前来会合的下属们,在杜刺史呆若木鸡的当儿,并未给予他几分关注。他们如所有诡计的实施者一般,越是临近惨剧开幕的那一刻,越是兴奋和投入地讨论着。

    “殿下!”杜光彦突然之间的大喝一声,打断了他们。

    “殿下已是圣主最宠爱的亲王,为何要走到这一步!安西军何辜,殿下不能做禽兽哇!没了人味,如何做得君王!”

    “仓啷”,离他最近的郭钢已经拔出刀来。

    然而刀还未出鞘,杜光彦猛地拉转马缰,一夹马腹,冲开零星驻于周遭的王府卫士,往葫芦和河谷的来时路奔去。

    “有埋伏!有埋伏!”

    杜光彦扯着嗓子叫道。

    他多么希望自己在刹那间,就化身为一枝能飞越数里的鸣镝,或者一阵直冲夜空的报警狼烟。

    “噗”地一声。

    杜光彦的背脊,毫无悬念地迎来了第一支箭矢。

    紧接着是第二支,第三支。

    而杜光彦带在身边的有限几名牙卒,尚未完全反应过来,亦纷纷中箭。

    黑夜当然也令不少箭矢扑了空,但杀死一两具肉体,并不需要数十支箭都命中。

    小小的风波平静后,郭钢去看了一眼被扎成刺猬的杜刺史,还有他的下属和马。

    “殿下,这杜光彦,果然蠢,隔着恁远,喊两嗓子,就能救安西军?”

    郭钢向李谊道。

    “蠢些不好么?他若今夜真的下跪发誓要跟随我们,信还是不信?”

    李谊淡淡道,又扭头问皇甫珩:“那第一箭,可是你的准头?”

    皇甫珩拱手。

    片刻后,葫芦河谷方向,火光冲天,嘶喊阵阵。

    真正的杀戮,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