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暮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七章 只缘未登最高层(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虽然这笑容只是一闪即逝,王叔文仍打了个寒战。

    “殿下,太子多有艰辛,殿下不可有此不孝之言!”

    王叔文一时血意上涌,终于甩了他素来谨小慎微的面具,直言劝道。

    李淳后退几步,正色道:“王侍读,你在建中四年救过我,太子便用荣宠极盛来回馈你,你这般潜邸宠臣,待太子登临大统后,只怕入阁拜相亦是旦夕之间而已。你对我的救命之恩,我李家已还了,你莫以为,你还有资格来做我的老师。本王的老师,圣主说得明明白白,是陆贽陆舍人。”

    这未来的天子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本王的第一位师长,是萧氏。”

    少年说完这句,仿佛终得畅快,叹口气,不等王叔文回应,转头向自己平日由陆贽授业的书斋走去。

    他进了书斋,见陆贽虽已坐于茵席之上,手中执书,却目光空洞地在出神。

    李淳正因自己此前在左库的发现小有兴奋,未太在意陆舍人面色有异。

    自他依照祖父之令,拜陆贽为师起,他便没有伴读。故而此刻,屋中只有师生二人,并两个伺候笔墨的小监。

    “你们去门外候着。”李淳对小监道。

    陆贽似醒过来,疑惑地看着李淳。

    “陆公,你还记得我向你说过,普王此前进出左库之事吗?偏偏左库又是王希迁兼管。这王希迁从阉奴成了领神策军右厢的兵马使,与普王往来,必有蹊跷。今日我见夜雨过后、一片泥泞,不过忽然发了念头,便去左库瞧瞧,竟看到那偌大的院子里,无数脚印。左库统共才几个内侍?禁军皆在外头值夜,若无异样,怎会入院?陆公,陆公……”

    李淳兀自说得高昂激越,却蓦地察觉到陆贽仍意兴阑珊、仿似没听见一般,不免又失落又莫名其妙。

    他分明记得,此前他提到对于普王的警觉时,陆舍人的眼神中是洋溢着惊喜的。

    “陆公若觉得此迹可疑,不如立刻就随我去求见圣主?”李淳追问道。

    “啪”地一声,陆贽扔了手中书,扑过来执着李淳的袍袖,压着嗓子,语气却果决:“殿下若信我,若还想做第三天子,便忘了此事。”

    ……

    盐州城内,刺史杜光彦的宅中。

    杜光彦的正妻,手捧朱红朝服,翻来覆去地检视了一番,终于满意地笑了。

    就在一个时辰前,她还站在后院正厅门槛前,对着婢女们发火。

    “把你们从死人堆里刨出来,养在吾家,何曾亏待过你们,竟是连一件衣服都照看不好!”

    杜刺史要随普王殿下进京接受圣主的召见,论功封赏,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后,杜大娘子命人取出夫君几年都未曾上过身的那领觐见朝服时,才发现,最关键的丝衽边缘,竟已被蛀得不堪入目。

    所幸杜刺史的诸位妾氏中,有针线本事神乎奇技的,又一心立个奇功,二话不说跳将出来,翻遍府中女眷的丝襦,终于比对出了和朝服最接近的颜色,一一将洞给补了。

    待得杜刺史从军府回到家中时,杜大娘子已将朝服和进贤冠都准备停当。

    盐州一战,杜光彦从地狱到天堂,正是春风得意、看谁都顺眼的心情,听闻这朝服风波,反倒宽容地说起笑话来:“无妨无妨,破了也好,老夫在圣主跟前奏对时,正好以这领子做比,告诉圣主,吾盐州城的城墙,就和微臣的朝服一般,千疮百孔。”

    杜大娘子一骇,嗔道:“阿郎,世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你切莫与圣主说这般顽笑话。便是向朝廷讨要修缮盐州的人和钱,也须找对法子。不如,向普王殿下请教请教?此前家中摆宴,普王屈尊莅临,妾瞧着,殿下真是雄姿英发,天神般的人物……”

    “行了行了!”杜光彦打断她,“你莫发痴心妄想,将小九送上去做个王府的媵妾。殿下何等身份,会看得上你我的女儿?”

    杜大娘子讪讪道:“你当初,还想将小九送与那皇甫大夫做妾呢。”

    杜光彦抹了嬉笑之色,轻轻叹口气:“真的到了城头拼过性命,离阎王爷那般近后,我也想穿了,去高门贵户家做小,未必快活。小九是老杜我唯一的女儿,我此番去京中领了厚赏,回来给她做嫁妆,全灵盐什么人家,她挑不着?”

    这个时代,女子的嫁妆是她拥有绝对处置权的财产,因而嫁妆足够丰厚,便意味着她即使婚后,也有着过硬的傍身之资。

    杜光彦此言一出,杜大娘子几乎要泪盈于睫。

    “阿郎,我晓得,我晓得,嫡出的女儿,在你心里,强过十个庶出的儿子!”

    “胡说什么,都一样,都一样。你们都平安喜乐,老杜我,也就觉得这辈子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