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天降猛男刘玄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二十七章 仁义之人,天必佑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仲豫,现在文若走了,和我说说你是如何想的,怎么突然就要出仕了。”

    说实话,现在荀昙对于自己这几个大侄子的想法完全摸不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想起啥就干啥...

    荀悦抿了一口茶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叔父,我的想法,你是知道的。”

    “知道、知道。

    不就是【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

    但你这玩意是辅君的啊。

    说出你的理由,只要你说服我,荀文若在敢拦你,我把他吊树上,让他看着你走出荀家大门。”

    荀昙现在感觉上了一次战场后,自己又行了,颇有当年老将廉颇的几分风范...

    “我相信叔父也能看的出来,经历了黄巾之乱,凉州之乱后,又被宦官、外戚所裹挟的大汉无论如何也无法恢复文景、汉武、光武时期的极盛气象了。

    曾经的大汉,它有昌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无与伦比的汉军,从这里出发,到西方的极壁,近万里路,都归属于大汉。

    可现在的大汉,文化不在昌盛,经济不在繁荣,汉军不在强大。

    以前咱们大汉对周边所有的羌胡都有着极大优势,区别只在于小优、中优、大优。

    打匈奴那是小优,中优,打羌胡那就是大优。

    现在凉州那种情况,放在汉武时期...”

    说到这里,荀悦也是叹了一口气,缓了好一会才继续说道。

    “叔父,现在大汉打个羌胡都你来我往的...

    荀文若那个家伙,现在居然开始期待起了下一任皇帝,他居然指望着下一任皇帝有所作为。

    现在房间就咱们叔侄俩,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现在陛下这个品行,教的出来汉武、光武那种天子么?

    还有东平王文祖,他串联咱们换陛下,这货居然要把合肥侯推上去,还有一些人要立宗正刘虞的...

    这一群候选人里边,就没一个能干大事之人...”

    荀昙听着嘴角直抽抽,自己这大侄儿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啊,这话要被传出去,你就准备和我一样,一辈子别想做官了。

    “仲豫,他刘玄德就行了?”

    荀悦狠狠灌了一碗茶后,开口道。

    “我也不知道刘玄德行不行,但就他目前表现来看,很适合我。

    刘备最少仁义都沾边,文武都充沛,对百姓也很不错,教化也尚可。

    最主要的是刘备身上有一股变化。

    就比如他在学商鞅。

    不改革之人,学商鞅干啥,我想去看看他要改什么,如何改...

    荀文若他想等陛下驾崩之后,出仕小皇帝,我是不打算这样,刘宏一脉,从小看到老。

    咱们荀家分开押宝,不管是荀文若成功了,还是我成功了,对咱们家都没坏处。”

    听到这,荀昙还是打算多嘴问一句。

    “仲豫,你万一扶了一条龙出来,那该如何?”

    荀悦不假思索的说道。

    “那就让他飞...”

    听荀悦说完后,荀昙也陷入了神游当中,【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啊...】

    ps:这章我以后补个番外。

    写的不太饱满。

    【今天两更,过个儿童节...】

    另外看x版的读者,也可以上正版订阅一下这两章看一下,主要是我不会开单章,作家的话,你们看不到...

    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月票,推荐票,晚安...

    ------题外话------

    2.匈奴第三次反叛,他们会集合所有力量,反叛大汉并且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和护匈奴中郎将。

    刘备因之前两次平匈奴叛乱很有威望(能力),刘宏把刘备放了上去,彻底一战或者两战解决匈奴问题,到时候在多给俩大枣,分化一下底层匈奴,比如给底层匈奴入汉籍,教他们种地,彻底割裂底层匈奴和匈奴贵族。

    大枣这个东西,如果在不给大棒之前就给出去,效果容易大打折扣...

    另外,匈奴是匈奴人的匈奴,我只不过想当他们爸爸。

    高卢鸡在非洲培养的那些亲法派不错,我决定借鉴一下,以后把匈奴人,鲜卑人,丁零人,扶余人弄来我这里上学,到时候洗脑...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异族内部产生的矛盾,不会直接针对大汉,如果他们把大汉的话事人杀了,大军就直接过去了,摁死他们,在扶持亲汉派...

    【 直接强占异族,叛乱太多了,还不如扶持几个暴君,让他们杀的叛乱四起,然后,大汉以天使状态降临。】

    然后在慢慢渗透他们,过个三五十年,最后就可以一口吃下去了,到时候疆域直接翻倍...

    咳咳,我大汉是没有侵略性的,但是你不能杀我“儿子”,我“儿子”可是我的命根子,你打杀我“儿子”,我杀你全家...

    不透露了,在透露下去,你们看完大纲都跑了...

    【打几次匈奴暂定,最少三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