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强弩之末,何来的躲闪之力,一枪直接穿了个透心凉。
看着还在那时不时哆嗦一下的黑山军首领,厉温走到其近前,蹲了下去。
终究是有些话,不吐不快啊。
只见厉温握着他胸口那杆长枪,小声说道。
“援军啊,我也有,你可能在黄泉路上看不到我了,听某家一句劝,投胎去吧。”
不等那人继续说什么,厉温直接把长枪一拧。
死透了。
站起身,伸个懒腰,厉温朝麾下大喊道。
“整军,准备迎击张燕。
这场仗打赢了,不管你们是想娶媳妇,还是想种地,我厉伯冲都满足你们。
活下来,不管是猪肉、牛肉、还是羊肉大伙放开了吃!”
说完后,厉温拎着大刀,转身上马。
骑着马,拔出宝剑,一边跑一边把剑磕在戈上。
最后骑着马走向军阵最前列,看着远处的张燕部。
此时的张燕,望向汉军大营方向,看着整齐的军阵,还颇有些诧异,还在寻思,自己夜袭队伍呢...
当张燕走进后,看到汉军大营之中冒起的黑烟,看到旁边大地上那来不及收敛的汉军和黑山的尸体。
顿时明白了。
原来是我来晚了啊...
张燕看着对方颇为整齐的军阵,抽出腰中宝剑,剑指汉军,大吼道。
“杀!”
随后一马当先,冲在所有黑山军最前,直奔厉温而去。
厉温望着越来越近的张燕部,浑身止不住的颤抖,那不是害怕,那是热血上涌。
虽然经历过一阵激战,但此时的厉温依然感觉不到疲惫,浑身力气啊,它又涌出来了。
随即,厉温脚后跟磕了一下马肚子,战马也开始奔跑起来了。
“将士们,随我冲!”
战马在奔腾,厉温此时只感觉耳边风声呼啸而过,心中却已无甚杂念,回想起自己的过往,不禁咧嘴一笑。
【某叫厉温,字伯冲,涿郡涿县人,今在中山国上曲阳阻击黑山,不管成功与否,我死之前,他们过不去上曲阳。
另外,我有个老乡叫刘备,我们去年一起镇压黄巾的时候,有次晚上喝庆功酒,他揽着我肩膀说,以后一定要让我喝上他喜酒。
他说他的酒好喝。
最近听说并州上党出了一款美酒。
好想尝尝啊...
但我好像喝不到了...】
当啷一声。
张燕的宝剑就和厉温的长刀,碰在一处,火星四溅。
ps:今天两更,明天恢复三更,我在研究昨天写的....
------题外话------
再有个四五六七章,黑山就打完了。
然后,就是异族战事了。
游牧民族这时候的弱是相对的,主要是大汉太强了,才显得游牧民族弱。
华夏无敌的传统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代君主打下来的。
要不是灵帝末期国内叛乱太多,消耗了大汉太多精力,鲜卑,乌桓,南匈奴怎么劫掠四方的。
未来的战斗线,大概就是研究一下匈奴,鲜卑,其余的以发展治下,招揽贤才为主。
我的大纲变了好几次。
第一次大纲是交州,那个垃圾大纲暂且不提。
我的第二次大纲偏爽文。
借助皇甫家的势力,初期站稳下脚跟,然后在凉州发展一下。
(我和皇甫丽是好兄弟,皇甫嵩那个大侄子....)
然后,我和公孙瓒每人纠集几万骑兵,在灵帝死时,宰了韩腹,瓜分冀州,我在青州留有暗手,到时候着手平定青州,联徐州,慑兖州。
从扬州弄点大船,兵发乐浪郡(幽州),和高句丽,扶余谈谈理想。
有两大州支援的我,先攘外,在安内。
第二次大纲之所以放弃,就是因为,么的人才,打下的地盘,没人治理。
除非学董卓,直接带着大股骑兵跑洛阳去。
....
现在写的是第三次大纲。
公孙瓒这个老兄弟没几章就要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