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议(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程臣摆了摆手,道:

    “不过去了,你们玩好了。“

    听到程臣的话,周董气得是牙直痒痒。

    你这啥意思?没有你我们就玩不转了!

    不过他转念仔细一想,这届金曲奖没有程臣,好像的确有点没意思。

    ……

    随着金曲奖即将举办,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它的消息。

    得益于程臣去年在金曲奖杀疯了的表现,内地普通民众对于这个奖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哦,原来华夏规模最大且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奖项,叫金曲奖。

    那程臣的专辑获奖,岂不是很厉害,大陆歌手在台省拿奖,牛逼啊。

    哦,原来能得到金曲奖提名的歌手都是华夏最好的歌手,代表着华夏音乐的最高水平。

    那程臣获得了歌王,岂不是很厉害,华夏最牛逼的歌手!

    于是,民众们就带着去年程臣的光环期待着今年的金曲奖。

    同时,金曲奖的热搜也在今年第一次出现在了首页。

    “你们说今年那个男人会不会出现在金曲奖上再来一次屠杀!”

    “今年金曲奖没有程臣我绝对不看,超级喜欢他的《父亲的散文诗》。”

    “我觉得《起风了》超级好听有没有!”

    “哎,从今年到现在,老大的新专辑一点影子都没有,感觉没有好歌听了。

    我一直在听他之前的歌,再不发专辑我真的坚持不住了!”

    “一看你们就不是铁杆粉丝,老大的亚洲巡回演唱会上唱的那么多歌曲,你们没听么?

    虽然不是中文,但听起来也超级有感觉啊,谱曲无敌了啊!”

    虽然粉丝们都在呼吁程臣发新专辑,但他现在真的是一点时间都没有。

    身上压了一个综艺,两部电影不说,他还在筹备新的电视剧剧本,这下半年绝对有他忙的。

    而且每年暑假一次的新专辑他也是记在心上的,肯定也是要发的。

    光是想想这些事儿他都觉得头大。

    ……

    在片场待了约莫十天左右,程臣接到了一通电话,于是他晚上便朝张一谋的房间走去。

    “张导,您在么?”

    程臣在外面敲门。

    “进!”

    程臣推开门,只见张一谋正伏桉工作,程臣随意一瞥,好像是关于奥运开幕式的图纸。

    程臣知道,张一谋在片场是白天拍戏,晚上研究奥运的开幕式。

    张一谋眉头紧皱,手上不停的在勾勾画画,好像对那些地方不满意,脸上的皱纹如同个沟壑。

    “哦,是你啊,有事么?”

    张一谋抬头看是程臣,揉了揉太阳穴,疲惫的问道。

    程臣道:

    “是这样的张导,冯导那边通知我去参加《夜宴》的开机仪式。

    我寻思着这两天也没有我的戏份,就想明天过去。”

    张一谋略微思考一下,道:

    “我这边没问题,拍摄前也说了这个问题,你直接过去吧。”

    “好的。”

    本来程臣打算离开,但张一谋突然开口,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问道:

    “倒计时怎么样表现,既让人觉得十分有气势,又能跟传统文化相融合呢……”

    程臣停住脚本。

    “张导您是在问我吗?”

    “哦,不是我在想事情……哦对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张一谋颇为感兴趣的问道。

    从《京城欢迎你》的作曲和作词,张一谋能感觉到程臣是个十分有主意的人。

    他被这个倒计时折磨的快半个月了,但一直没有拿出满意的方案。

    当下不由得开口问道,当然他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

    毕竟程臣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又是做音乐的,两个原本根本不搭边的行业,问了估计他也不清楚。

    “你不用有太大的压力,回答不上来也没事儿,毕竟这个事儿的确难……”

    “用缶呢?”

    张一谋的话还没说完,程臣直接道。

    “嗯?”

    “按《说文解字》解释: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

    在我们华夏的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

    缶原来就是装食物和酒水的,这种酒器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

    喝到兴致处便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一边大声吟唱。

    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这样的乐器击打起来既有气势。

    同时它还是咱们华夏文明的一个展现,毕竟外国可没有这个东西。”

    听到程臣的话,张一谋眉头又开始紧皱。

    程臣也没有打断他的思考,事实上,后世奥运倒计时的时候,老谋子用的“击缶而歌”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缶,最有名的典故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述的“秦王为赵王击缶”那段故事。

    张一谋用“击缶迎宾”的方式作为京城奥运会开幕式序曲,也是取法于古人。

    开幕式上,利用现代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把古代的乐队演奏进行了重新演绎。

    演出的效果的确很惊人,奥运会后有1500个奥运缶进行了拍卖。

    而其余奥运缶由奥组委分送给参与奥运会组织、建设工作的政府部门和机构。

    在全部奥运缶中采用树脂模具成型的奥运缶数量大约只占10%。

    奥运会现场排列在缶阵的外侧,当时主要是考虑媒体摄像的效果。

    缶阵中间都是大芯板贴面的缶而这种数量最大。

    之所以有两种材质,是因为生产时间太紧急,只好采用折衷的方法。

    在奥运会结束前没有考虑对缶的价值再挖掘,奥运会后进行拍卖前。

    组委会和北交所认识到这两种材质缶的价值差异。

    因此在每个拍卖包里都调剂有“凋刻缶”,数量非常少,更显珍贵。

    所以,作为奏响京城奥运会序曲的古老乐器。

    奥运缶既代表了奥运赋予的特殊意义,又代表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拍卖直接引发新一轮公众收藏热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