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美园归来和德云小黑胖子(2/2)
    
	
    
    
    	    高园园踮起脚尖,轻轻的拍着他的头,像是哄小朋友一样。
    程臣被她这番操作搞得哭笑不得。
    这是把自己当孩子对待呢?
    高园园转过身,继续挑选药材,口中却是小声的随意道:
    “那我以后再也不给其他男人开药方煎药了,除了你和我爸爸……”
    在中药馆待了一上午,程臣和高园园吃了个午饭后,两人继续熘达。
    熘达着,程臣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拉着高园园就直奔天桥乐茶园。
    看着德云社三个大字,程臣直接买票进场。
    正值下午,场子里三三两两的人不多。
    “你喜欢听相声?”
    高园园有些惊讶。
    在她的印象里,相声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中年人消遣的娱乐活动。
    没想到程臣这个小年轻也喜欢听。
    这年头,对于相声人们的认识或者说印象并没有多少。
    这门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
    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起初在大街上,弄个桌子就在街头卖艺了。
    为了留住人或者吸引人,经常整一些电视上不让播的内容……
    “听听呗,台上这俩人不简单,未来的相声大师。”
    程臣看着台上的小黑胖子和卷发皇后,隐约间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上一世的他喜欢吃饭的时候看这两位的相声。
    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经常听着他们的响声入眠。
    谁能在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拒绝这两位的响声?
    而程臣这番话也没有夸大其词,从一个草台班子,到之后满世界演出。
    从逐渐没落的一门艺术到成为备受追捧的娱乐行为。
    台上这俩人可以说居功甚伟!
    而这一切都要从今年说起。
    如果程臣没有记错的话,台上这位未来的相声皇后是今年刚加入德云社。
    而在下半年,小黑胖子会拜师相声名家侯老先生。
    ……
    听到程臣这么说,高园园点了点头,静静的听着。
    台上的两个人正卖力的演出,此时他们将的是个传统相声《福寿全》。
    两人一逗一捧,令整个会场的人都捧腹大笑。
    “哈哈哈,我从来没发现相声居然会这么好笑哈哈哈!”
    高园园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程臣也在一旁哈哈大笑,老实说这个段子他听了很多遍。
    但相声的魅力就在于,同样一个段子,每个相声演员都会用自己的风格去演绎。
    而同一个相声演员,每次演绎一个段子也会不同的味道。
    时长会有一些现挂的即兴发挥,逗的人捧腹大笑。
    当然,也会有些人每次演出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照本宣科,索然无味。
    这里就不点名了……
    程臣叫来会馆里的一个小厮,在他耳边呢喃几句。
    那小厮惊讶的看了程臣一眼,随后便点头走了出去。
    台上的演出进入末尾,台下的小厮走到后台,跟小黑胖子低声说了几句。
    小黑胖子听完,很是惊讶。
    “100个花篮?”
    这里的花篮其实早期的一种营收模式,就像后世直播间里的道具打赏。
    收益的是相声演员,如果仅仅是凭借着门票钱,那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打赏花篮的不是没有,但100个就有点多了。
    问清楚金主的特征和位置后,小黑胖子连忙带上搭档卷发皇后返场谢花篮。
    “刚才后台有人跟我说有位贵客打赏了100个花篮,老话说无君子不养艺人。
    后面那两位深藏不露的高人,您捧了,谢谢您的赏儿!”
    听到小黑胖子的话,馆里的人连忙向后看去。
    程臣朝小黑胖子摆了摆手,示意没事儿。
    小黑胖子,笑着道:
    “都说真人不露相,既然受了二位的赏儿,那就再给大家讲一段。
    不知道二位有没有特别想听的?”
    高园园此时也明白过来,原来程臣刚才叫那个小厮过来是打赏去了。
    她第一次坐在馆子里听相声,接触相声也是第一次。
    对于小黑胖子的问题,她当然求助的看向程臣。
    程臣却是笑着道:
    “郭老师,想听您唱《探清水河》。”
    听到程臣的话,小黑胖子暗想听声儿年纪不大,跑到这馆里听相声。
    而且还打赏这么多,一开口叫叫了个有名的小曲儿。
    这该不会是那位同行吧?
    心里这么想,但他还是笑道:
    “叫老师您捧了,一看这位就没少研究咱们的传统文化。
    我给第一次听说《探清水河》的朋友们说道说道。
    这《探清水河》是咱们京城流行的一首歌小调。
    哎,您是老京城人或者有研究过这个的不用我说也都明白。
    这《探清水河》讲述的是清末民初发生在火器营村。
    一个类似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故事。
    过去的京城呀,有打磨厂,主要是主营印刷的一些小作坊。
    比如二酉堂、保文堂,经常出小唱本,众多的小唱本中都收录了这首《探清水河》。
    属于这个流传比较多,版本也比较多的小调。
    今天应二位贵人的要求,咱们就探一探这清水河……”
    听到一个小调还有这么多的故事,高园园心中很是惊讶。
    但令她更加惊讶的是程臣居然对此这么了解……
    也难怪他能出那么多令人追捧的歌曲。
    看着不着调,但实际上背地里没少下功夫。
    “桃叶儿那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
    在其位的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松老三……”
    小黑胖子的嗓子好,调门儿不仅高,耐操性也是一等一的。
    就像他说相声,连着说仨小时,都没事儿。
    返场的时候还来一个《叫小番》能拿真声硬顶。
    就这份功夫娱乐圈九成的男歌手都没有。
    听着这熟悉的嗓门和旋律,程臣一脸满足。
    他翘着二郎腿,手指随着旋律敲击着椅子。
    就一个字儿。
    哎,那叫一个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