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是个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的妈妈。
    与丈夫离婚后,刘妈妈便带着刘天仙辗转米国,和一个律师组建了家庭开始了新生活。
    在刘妈妈心中,没有什么比女儿更重要的了。
    生活稳定之后,她便把重心转移到女儿身上,让女儿学习各种才艺,重点培养女儿。
    刘天仙告诉妈妈自己想当演员时,刘妈妈对此是反对的。
    但是无奈女儿很坚持,所以刘天仙14岁的时候,母女两个回国。
    凭借着出众的外表和才艺,刘天仙被北电录取,开始了她的演员之路。
    都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但刘天仙进入娱乐圈后,因为妈妈总是伴其左右。
    对她的生活、工作严加管理,让她多少避免了一些不良风气。
    刘妈妈早年间是做过演员的,所以,对于演戏方面的心得体会总是不遗余力的灌输给女儿。
    同时,像在剧组里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避免有心之人的“迫害”她也在一旁极力的管制。
    她对女儿很严格,小到喝水吃饭一一打点,大到沟通剧组拿角色。
    刘天仙被保护的就像一朵娇贵的兰花。
    可是,过度的保护和严格的教育也引来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与人相处,比如抗压能力不行。
    就像今天这场戏,很简单的一场戏,只涉及到一个表情的变化。
    但她愣生生是给演出了大戏的感觉,连续ng七八遍。
    前面三四次导演李国力还能耐心的跟她讲戏,但到后面就直接摆烂了。
    没法说,说了也还是这样!
    而在刘天仙这边的感觉就是,前两次没演好,第三次心态就不行了。
    再加上李国力的摆烂,她心态直接崩塌。
    而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在旁边拿着机器等待,诺大的剧组就等她一个人过戏。
    这要是放在群演身上,恐怕早就被导演骂,被工作人员白眼相待。
    这份压力是巨大的,她心里越慌乱,心态越不行,效果就越出不来。
    导演确实是有讲戏和导戏的职责,但肯定不会一直哄着一个小女孩演戏。
    所以,程臣才会提出中场休息,一方面让刘天仙稍微缓和一下。
    另一方面,给她鼓励,用温和的态度去慢慢引导她。
    其实这就跟教育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父母常常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干脆不给他玩耍的时间。
    同时也会因为孩子的智商低或者学习成绩而失望。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有自信,他们自然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全心全意去学习。
    像刘天仙这样几乎被母亲手把手教育,再辅之以严苛的学习方法。
    如果是面对同样套路的问题,她肯定会解答。
    但一经变形或者稍微有外部的压力过来,她只会茫然无措的应对。
    毕竟她也只是个16岁的孩子,需要鼓励和引导以及肯定。
    而程臣这一招他之前拍《倚天》的时候就在高园园身上试过。
    嗯,那个时候的大美园倒不是因为年纪小。
    纯属是非科班出身,没经过系统练习演技的没自信而已。
    经过这场戏后,刘天仙对程臣的感官好了不少。
    也不像传闻说的那样,他是戏霸之类的。
    人很有亲和力,态度也很好啊,是个靠谱的大哥哥。
    转场之余,程臣笑着道:
    “之后我们俩的对手戏还有很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问我,不要憋在心里。
    只要我们都不ng太多,当天拍摄内容完成,你就能早点回去了。”
    他虽然在剧组待得时间不算太久,但对一直跟他演对手戏的刘天仙,性格把握的还是很准的。
    略微的社恐,有点宅,而且还是个特别不想加班的打工人!
    于她而言,早点下班就能早点逃离剧组。
    听到能早点回去,刘天仙眼神一亮,随后她问道:
    “你的戏份很多的,光是拿一大堆的台词,就很难记了。
    而我的台词给你差不多,你都顾得上么?”
    程臣微微一笑,道:
    “记台词不过是基本功,我的都已经全部背下来了。”
    “怎么可能……”
    刘天仙张着小嘴,满脸的难以置信。
    她以为程臣平时事情那么多,肯定没时间被哪些繁琐复杂又冗长的台词。
    可仔细一回想,从程臣出现在剧组,好像真的没有带过剧本。
    跟她对台词的时候,都是张嘴就来,而且分毫不差。
    果然,成功的人都是特别厉害的,尤其是眼前这位比她大了几岁的男人。
    小姑娘心里满满的崇拜!
    见刘天仙如此,程臣笑着道:
    “我不仅把我的台词都记住了,还有你的也全部顺便背下来了。”
    “啊?!”
    “顺便???”
    刘天仙被程臣的话吓了一跳,精致的小脸上全是震惊之色。
    “不相信么?”
    程臣看了眼她手里拿着的剧本,眼中带着戏谑之意,道:
    “你随便翻一页咱们俩的对话,你念我的台词,我念你的台词,试试?”
    “试试就试试!”
    刘天仙觉得自己被小看了,于是她把手里的剧本翻了翻,清了清嗓子,道:
    “我不是你要等的那个人!”
    程臣略微思考,随后便接词道:
    “你就是逍遥哥哥……对不起,灵儿答应逍遥哥哥要笑的,灵儿做不到……”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台词。
    见程臣丝毫不带卡顿的将台词全部背出来。
    而且是那种点读式的背词,翻到哪一页背到哪一页的那种。
    这下,刘天仙彻底服气了。
    其实《仙剑》是边拍边写,演员们先是拿到一份故事大纲。
    根据大纲的内容去揣摩自己的人物状态,而随行的编剧根据拍摄大纲和通告。
    每周提前将写好的文学剧本一次性的分发给演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演员们想提前背台词都不可能。
    只有每周发剧本的时候,才开始背,这无疑就增加了演员们的难度。
    而年仅十六岁的刘天仙,最头疼的除了现场演戏的状态,还有记台词。
    所以,她对程臣这种记台词的能力超级羡慕和崇敬……
    这场戏后,刘天仙跟程臣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随着两人的戏份不断增加,刘天仙对程臣的称呼也从程老师,转变成了“逍遥哥哥”。
    程臣也随着其他人的称呼,喊她的小名,茜茜。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晚彩排和拍定《石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