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想当奸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九章 经过!(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说到这儿,乔嵩也不再卖关子了,他直接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

    原来,由陈麟所率领的这支军队,是从洛阳出发,准备前去兰州支援的。

    大概一两个月之前,那个从兰州跑来昌平县报信的骑士,离开昌平县后就直奔洛阳去了。

    将这件事上报了朝廷后,朝廷大为震动。

    兰州匪患一事,他们也不是最近才知道的。

    但是朝廷也是一直没有重视。

    天底下闹匪患的地方多了去了,凭什么对兰州特别的关注?

    而且兰州那边拥兵近十万余,只是小小的匪患,就能叫他们束手无策?

    所以兰州州牧每每发书信向洛阳汇报,并且求援之时,朝廷方面都总是给出模棱两可的答复。

    结果今天一听兰州城被贡献,满朝文武无不震惊。

    如此看来,匪患的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皇帝是个只知道享乐的,听完之后也不急不忙。

    反正兰州远在天边,那边的人就是把脑浆子都打出来了,也影响不到他在洛阳的吃喝。

    不过大臣们可不会坐视不理。

    下朝以后,众人聚在一块一商量,最后打算跟皇帝进言,让皇帝批准,派个人统军去兰州剿灭匪患。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最难的一点,就是找这个去说的人。

    因为当今天子荒淫无度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清楚。

    为了劝说他回归正轨,有不少的忠义之士以死谏言,结果人家皇帝根本就不为所动。

    眼看着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死在自己的面前,这位皇帝反倒还嫌弃人家死的姿势不好看。

    这把其他的大臣们气的是敢怒不敢言呐。

    哪有这样当皇帝的,这也太不把大臣们当回事了。

    但是呢,做臣子的最会自己安慰自己。

    后来大家伙为了接着过好日子,也不跟皇帝闹这个别扭了。

    反正他正事又不管,大家自己私底下处理了就完事。

    而现在,这样的大事,肯定不能再几个大臣开个碰头会就算处理完了。

    肯定是得皇帝点头,才能开始召集兵马。

    然而,谁去跟皇帝说这件事,就成了一个难题。

    恰好此时,陈麟来到了京城。

    陈麟是何许人也?

    这是大郑朝的秦王殿下,是皇帝一奶同胞的亲哥哥。

    而且他的年纪,还比皇帝大了将近十岁。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别看皇帝除了酒池肉林之外,什么都不在乎,可面对陈麟,他怕的很。

    按照父死长替,兄死弟及的规矩,原本这皇位应该是由陈麟来继承的。

    但是陈麟先天有缺陷,一来,他生不出孩子,二来,在他年幼的时候,跑去外面闯荡江湖,争强好胜,跟人家比武,瞎了一只眼睛。

    当皇帝的一不能生孩子,二长相上又有缺陷,这肯定是不能叫他当的。

    因此,皇位没传到陈麟的手里,而是传到了他弟弟的手里。

    陈麟心里头也明白,所以他根本也没有什么争抢的心思。

    自己做个亲王,在自己的属地过日子,也算不错。

    说句老实话,这位秦王殿下,乃是如今朝廷之中难得的一股清流。

    他的属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贪官污吏,荼毒一方的事情。

    这是因为陈麟这个人一身的正气,那些贪官污吏连皇帝都不怕,唯独就怕这一位。

    他手下那十三太保,都是他的义子。

    个个都有着绝顶的武功。

    但凡是贪官污吏叫秦王殿下给盯上了,不出三个月,人证物证都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是平日里再鱼肉乡里,祸害老百姓,那连埋在什么地方都能替你选好了。

    所以说,不止是皇帝,很多官员看到陈麟心里头都犯怵,两条腿肚子都转筋啊。

    因此,别看陈麟是秦王,但实际上他在京城里不怎么受待见。

    陈麟本人也并不喜好这些虚名,不是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

    加上他绝大多数的时间也都是在自己的属地活动,倒也落得个清静。

    最近这是到了他母亲的忌日,所以他才特地回京,准备祭拜一番。

    如今的朝廷里,大臣们也分为两派。

    一派是畏惧陈麟的贪官污吏。

    这帮当官的,可以说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专心致志的坑害老百姓。

    另外一派呢,则是身在官场,身不由己,想要改变,也无能为力,只能随波逐流的。

    这帮人,相比那些贪官污吏,人数较少。

    但大多数,都是手握实权的。

    朝廷干什么,不干什么,他们大概掌握了七成的话语权。

    本来还应该有第三派的,就是忠义之士,只不过这类人大部分都已经死了。

    没死的也心灰意冷,辞官回老家种地去了。

    言归正传,听说陈麟回来,一众大臣们十分高兴,大家凑在一块一商量,最后打算让右丞相,乔晏去找陈麟。

    一来,乔晏地位比较高,比他官大的就只有左丞相裴海了。

    但裴海此人能当上左丞相的原因,是因为他马屁拍的好,本身没多大的本事。

    他是皇帝忠实的狗腿子,比宦官还像个宦官,因此深的皇帝宠幸,才提拔他为左丞相。

    这样的人,大家都不屑与他为伍。平日里对他所说的话,也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而乔晏就不一样了,乔家给大郑朝打工已经有了七八代人了,每一代不说是尽忠职守吧,至少也不会出现什么贪污腐败的情况,在士人之中,名气很大。

    另外,乔晏跟陈麟关系不错,他们俩从小就是一起长大的。

    虽然后来是分开了,可是彼此之间仍然有书信往来,逢年过节,相互之间也会送礼。

    偶尔陈麟回京,第一件事就是邀请乔晏过府一叙。

    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乔晏也没推脱,当天晚上就去找了陈麟。

    陈麟对于所有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还被蒙在鼓里。

    听

    说乔晏来了,十分高兴,吩咐厨子要做一桌好菜,今晚他要跟乔晏一醉方休。

    结果乔晏来了之后,还没吃饭,就把发生的事情跟陈麟一说。

    陈麟一听,是勃然大怒,大骂那些乱军无法无天,也痛斥皇帝的不作为。

    于是,俩人深夜又进宫见了皇帝。

    要说陈麟还真是这位昏君的克星,这皇帝正在后宫之中跟几个妃子享乐,听说陈麟来了,大热天的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急急忙忙遣散妃子,穿戴整齐去见陈麟。

    陈麟见了皇帝,就是一顿臭骂。

    皇帝也不反驳,也不生气,就跟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似的,低着头挨骂。

    这时候就得提一嘴了,当今天子虽然昏庸无道,可他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大孝子。

    父亲死前,抓着他的手一个劲的叮嘱,今后他走了,长兄为父,不可忤逆陈麟。

    他记得倒是清楚。

    陈麟把他骂了一顿,他还问人家渴不渴,要不要喝水。

    终究是自己的亲弟弟,陈麟也没舍得再骂下去。

    总之,陈麟和乔晏就把来的目的一说,皇帝立刻点头答应,虎符当场就找出来给了陈麟。

    因为陈麟本身是有领军作战的经验的,论起军功来,朝中很多的将军甚至都不如他。

    因此,陈麟便拉起了一支以他自己为主帅的军队,再把京城里那些显得屁股都长了毛的将军们一股脑全都带出来了。

    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全副武装。

    至于乔嵩,他来的原因,很简单。

    自从乔安洋当初找到了唐重,并且修书一封送去山东老家给老太太看过之后,老太太的病竟然一下子好起来了。

    大家都十分惊讶,而老太太却说,这辈子要是看不到自己的大外孙,她说什么也不能下去见阎王爷。

    老太太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大家伙都担心她这是回光返照。

    在山东找了不少的名医,也没人能看出来什么,最后众人一商量,让乔嵩把老太太送到京城找大夫看去了。

    正这时候,就有了先前的事情。

    乔晏回家跟家人说起这件事,老太太听到兰州乱军这几个字,顿时就不淡定了。

    她大外孙就在兰州边上的灵州城里呢!

    于是抓着乔晏的胳膊,非要他保证,把唐重完好无损的带回来。

    老太太应该是整个乔家为数不多的老人之一了,对于她的要求,乔晏即便如今是家主,却也不敢不从。

    琢磨了一番之后,他干脆把乔嵩也给一起派出去了。

    乔嵩自幼习武,身手矫健。

    乔晏是没多想,因为他并不觉得乱军会往灵州去。

    而且,就算去了又如何?乔安洋现在不是还在昌平县呢么?

    有她在身边,唐重想出事,恐怕都不容易。

    老太太听了乔晏的安排后这才松了口气,赶紧催促着乔嵩出发。
第三百一十九章 经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