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草泽河边取水几乎没指望了。
景平安转身,仰起头望向老阿嫫,比划着问:“你们,还附近的动物,平时哪里取水?”草泽干成这,河边又是这情况,赤岩族一还别的取水地,才撑到现。
老阿嫫打了个手势,示意她们跟上,带着她们往回走。
她们草泽中走到半途,遇到赶来的舒。
舒点不解,她们怎么往河边。
老阿嫫比划着说出一个刚学到的新词:“找水源。”
景平安走得点脚酸,让亲妈背她一段。
她趴亲妈的背上,站得高,看得远,视野都好起来,一眼看见前方一片枯黄中一片绿色。那一条绿色像条练带,远处的山崖蜿蜒而下,一直延伸到距离赤岩族不远的森林里。
景平安这一路过来,见到地上的小溪都干了,溪边的植物也都枯黄一片,前面却那么一道绿色,很是令人振奋。她指向那边绿色,说:“那边!”
老阿嫫颇为认同地“嗯”了,点头。安指出她们取水的方向,说明确实见地,不是盲目瞎找。
她们穿过草泽,又进入到森林里,往前走了没多远,面前出现一条干涸的小溪。
小溪里满满的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一看就是常年溪流冲涮,且水流量不小才形成这的溪涧。
根据现的情况来看,草泽里的水,并不是来自河里,而是森林里的一条条小溪流到这一片平坦的地带,形成了水草丰茂的草泽。
阿老嫫带着她们沿着溪涧边往上,一落差大形成水潭的地方,大石头下面见到点小水洼。潭底、四周,到处散落着骨头、兽毛,显然是来这里喝水的动物遭到捕食留下的。
溪畔边的植物,便是靠着这点水,发出了绿芽。
景平安一行溯溪而上,沿途见到的潭几乎都干涸了,没全部干透,但里面的水还不够一个盆装的,甚至留下点潮湿的痕迹。
她们往前走了不远,便半路上遇到了打水的赤岩族人。一群人赤岩族人拿着长矛,背着背篓,背篓里垫干草装着陶罐。
她们再往前走了大概十几钟,小溪里渐渐了点水流,滴滴答答的上游流下来,再往上一段,小溪里石头底部多少都带着潮湿的痕迹,不够淹到脚背深的小水流聚溪底,一副随时会断流的。
地面水流,地下多少都会渗了水,溪流两侧多少显露出几初春的绿意,树果还开出了小花苞。
没多久,她们便到了小溪的源头。
那是两座小山丘中间的低洼处一片滚落的巨石形成的乱石堆,乱石堆下一口池塘大小的水潭,两侧的山坡上布满化雪、暴雨季节水流冲刷的痕迹。
水潭不大,但□□,且水质清澈,够清楚地看到水底,里面没鱼,连虾都没。
这么干净的水质,要么是因为这里靠近铁矿,是矿物质影响到了动物生存,不适合饮,旁边植物长得好,说明这一点的性不大。那就是另一种,融化的雪水会比较干净,森林里的植物也过滤净化作,使得雨水不脏,才这么清透的水质。
赤岩族的人目前就是这里打的喝,没见喝出毛病,显然还是喝的。
景平安算了下取水路程,虽然点远,但还接受范围,且她们如果只是喝水,够了。干旱引起的缺水,影响到的不止是人,而是整个食物链。
植物缺水不发芽,动物就得饿死。
赤岩族这么大一个族群,需要大量的食物,以前以狩猎鳄鱼、以摘嫩叶,现鳄鱼都河里面,那么陡的坡下了就回不来了,他们摘光这条溪涧沿岸的嫩叶也不够吃。
如果是她上辈,家家户户、包括国家都囤粮,只要水源的问题解决了,靠着存粮就熬过。
景平安指了指水潭,又比划着对老阿嫫说:“水,暂时够,缺的是食物,对吧?”这是刚开始干旱,动物们刚冬眠中醒来,暂时还打到猎物又这水源,赤岩族的日还过得下,但再过一阵,植物不长芽,便会动物开始饿死了,到时候日会愈发的艰难。
老阿嫫比划着告诉景平安:如果不下雨,这里也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