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开始,洛墨开始了孤单一人的生活,她一个人去钓鱼,一个人去教堂,一个人去酒吧,更多的时候,她会到爷爷的墓前,摩挲着那行洒脱的墓志铭,然后放下一束白花,坐在旁边,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爷爷说过,不让她悲伤,好,那就不悲伤。
可是不悲伤,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最后,还是老霍普忍不住了,率先找上门来。
“墨,你爷爷留下的信,应该已经读过了吧?”
“啊,读过了。”洛墨的语气有些飘忽。
“那你应该知道,他给你留下了一笔庞大的遗产吧?”
“霍普爷爷,”洛墨的眼圈突然红了,“如果我小时候没有说出那个愿望,我爷爷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早就去世了?”
原来,这才是洛墨内心深处的症结所在。
老霍普心下了然,缓缓开口:
“你错了,即使没有你的愿望,你爷爷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只不过,他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
洛墨停止了流泪,愣愣地听着他的讲述。
“你们家啊,一直遗传着商人的血统;例如你的父亲,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校门口没有文具店,于是他独自跑去很远的地方批发了一大批练习本和铅笔,带到学校做起了生意,然后狠狠赚了一笔。”
“后来你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臭骂了一顿;不是因为他在学校里经商,而是因为他敢自己一个人跑去那么远。”
“你爷爷教育他,‘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作为商人更应该如此,随后叫停了他的行为,但是赚来的钱却没有没收。”
随着老霍普的讲述,洛墨心中对于父亲的印象,从模糊不清逐渐变得鲜活起来。
“再聊聊你的祖先吧。”
“最早的洛家,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在清朝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可惜好景不长,这样一块肥肉被当时的统治者,康熙,盯上了,于是落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被抄家流放。”
洛墨好奇地听着家族往事,这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还是洛爷爷曾经在和老霍普闲侃时告诉他的。
“后来,几百年过去了,风水轮流转,清朝成了一堆废墟里的瓦砾,洛家后人却重新崛起了,又成了一名横跨三省的大商人;那时候,他做了两件事。”
“什么?”洛墨的好奇心已经被勾起了。
“第一件,他花费重金买通了曾经的大太监李莲英,探知了慈禧被秘密安葬的位置,然后告诉了当时的一个军阀,孙殿英。”
“第二件,他带着苏联人截住了想要跟随战犯逃往岛国的溥仪。”
老霍普是个中国通,他明白这两件往事在华夏历史中的地位,所以在谈及这里的时候,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对那位洛家后人的钦佩之情。
“扑哧,”洛墨则是忍不住笑了,自己这位祖先,还真是把‘君子报仇,百年不晚’的道理贯彻得相当彻底啊。
看到洛墨脸上绽放的笑容,老霍普松了口气,要不是自家孙女因为工作原因提前回了法国,哪还用得着他这么辛苦地哄孩子。
第四章,洛家往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