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汝南黄巾(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恪听老爹询问不能杀了吕绮玲以及她母亲严氏的原因,于是说道:“杀了她们母女,可能会造成吕布的旧部心生不满,影响军中团结。”

    曹德恍然大悟,颔首道:“说得也是。”

    须臾,他便说道:“既然如此,那为父就留那个吕绮玲一命,以观后效,以后再犯,绝不轻饶!我儿也要好生看着她,以防下次再发生此类事件!”

    “孩儿明白。”曹恪拱手领命。

    曹德接着又问曹恪:“明日我们就要去定陶与大部人马会合了,不知你帐下将士都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得差不多了,只等明日上午出发。”

    “那就好。”曹德颔首道。

    曹恪又和老爹商量了一会儿军务,才告退离开,返回自己的住处向蔡琬等人作别,然后才回军中。

    次日上午,曹德、曹恪和高顺三人领着三千五百马步军兵离开无盐,前往定陶与曹操的大军会合。

    曹操在定陶等到三月十二日,待各路人马全部赶到定陶,便引领大军出发,南下豫州。

    此次南征,曹军运用的兵力多达四万,其中曹操自领中军,以曹德为先锋、曹仁领左翼、曹洪为右翼、夏侯惇统后军。

    兖州由荀或和新任陈留太守夏侯渊留守。

    南征的曹军走了几天,进入豫州梁国地境,连下薄、蒙两县,攻至睢阳城下。

    此时,郭贡领兵数万屯驻在睢阳。

    这个郭贡是长安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前年兖州大乱的时候,他应张邈的邀请引本部人马北上,攻打鄄城。

    留守鄄城的荀或听闻郭贡大军赶到,不顾夏侯惇等人的劝说,出城前往敌营,求见敌军主帅。

    郭贡得报,让人将荀或请进中军大帐。

    荀或见到郭贡之后,凭借自己的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动对方退兵了。

    郭贡或许是见荀或和他说话时举止从容,以为鄄城难以攻克,于是率军返回了豫州,在睢阳驻扎,并遣使与袁术通好。

    他这次见曹操发兵南征,打到他的地盘,于是领大部人马出城迎战。

    曹、郭双方数万人马在城外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郭家军不敌,大败亏输,郭贡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曹军消灭了郭家军,攻克睢阳,平定梁国之后,便在曹操的带领下向西南进发,很快攻入陈国境内。

    袁术“表”的陈相袁嗣闻讯,领军东进,与曹军在武平郊外遭遇。

    一场激战过后,袁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往武平城中。

    曹操挟得胜之势,引大军将武平团团围住,并派人进城劝降。

    困守孤城的袁嗣听从见大势不妙,只好答应投诚。

    曹操解决了梁国的袁术军,便将矛头对准了在汝南、颍川两郡活动的黄巾残部。

    八年前,也就是天公将军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四年后,龚都、黄邵、刘辟、何曼、何仪等人在汝南葛陂一带聚义,拥兵数万,公然对抗朝廷。

    大汉朝廷也曾试图派出人马征剿,然而每每都是无功而返。

    葛陂黄巾军击退官军的进剿之后,势力进一步壮大,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葛坡一带,而是扩展到了汝南、颍川和沛国等郡国。

    当然,葛陂军将士基本上都是由流民组成的,不过一帮乌合之众,战力与周围的袁术、刘表、曹操等势力相比,要逊色许多。

    为了生存,三年前葛陂黄巾军的几个首领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依附袁术。

    见黄巾军主动示好,袁术欣然接受,并以大汉扬州牧的名义向龚都、黄邵等人封官许愿。

    却说曹德、曹恪父子领着曹军前锋三千五百余人过了颍水,向南进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了数日,赶到汝南郡平舆县境内。
第240章 汝南黄巾(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