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奉天子的利弊(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操讶然问道:“听贤侄的意思,迎奉天子会影响到我们曹氏的未来?”

    “不错。”曹恪一脸肯定地点了点头。

    曹操问道,“我将天子迎来,以朝廷之名征讨四方,不正有利于提高我曹氏声望,壮大我曹氏门楣吗?”

    曹家本来属于谯县寒门,只因当年曹节将四子曹腾送进宫当宦官侍奉天子,才得以发迹。

    发迹之后,曹氏又通过与丁氏和夏侯氏等本地豪族联姻,最终跻身地方豪强之列。

    家族发达是发达了,名声却变得很不好听。

    时人尤其是世家子弟一提起曹操,就会说他是什么赘阉遗丑。

    一提起曹家,就会说那家人都是靠太监起家的暴发户。

    有了这个恶名,曹家人在世家子弟心目中的形像能好才怪!

    现在这个时代,是世家的时代,门阀已经开始崛起,士族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即将影响后世三四百年。

    士族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最看重门第,最看重名声。

    一个家族如果门第低微,名声不好,势必会引起士族的轻视。

    这个家族的子弟,在外面也很难赢得士族的好评,更不要说有人愿意前来效犬马之劳了。

    正是因为曹家门第低微,被时人轻视,曹操才认为需要迎奉天子,掌握大义名分,方便以后招揽人才,并以朝廷之名征讨不服的诸侯,平定天下。

    如果不奉天子,没有大义名分在手,曹家光凭自身的家族底蕴,很难赢得士人的好感和投效。

    同时曹家根基浅薄,占据的地方还是属于四战之地的兖州。

    曹军的对手,像袁绍、袁术、刘表等人,要么是四世三公的顶级高门,家大业大,门生故吏遍天下,要么属于汉室宗亲,手上有钱有粮有兵。

    如果没有天子之令,明严言顺地出兵,曹军仅仅以自身的实力征战四方的话,会非常地吃力,甚至有可能会遭到周围诸侯的围攻。

    而如果控制了朝廷,再以天子之令征讨四方,那很多无形的阻力就会消失掉。

    起码四周的诸侯不敢再小觑曹家,毕竟迎奉天子后的曹家代表的是大汉朝廷。

    和曹家作对,就是和朝廷作对。

    而与朝廷作对,就是造反,会在各路诸侯中间成为众失之的。

    总之,曹操认为迎奉天子对曹家来说利大于弊,是一件有利于家族壮大,有利于自己成就霸业的大好事。

    然而眼前这个侄子曹恪却说这样做会影响到曹氏的未来。

    曹操不由得问道:“贤侄说会影响我曹氏未来,不知这未来是好的还是坏的?”

    “有好有坏。”曹恪道,“从短期来看,对曹家好处大于坏处,而从长远来看,却是坏处大于好处。”

    曹操“哦”了一声,道:“此话怎讲?”

    “大伯迎奉天子,确实可以如文若先生所言,掌握大义名分,赢得人心,不过这都是短期的。”

    曹恪道:“而从长远看,这会让大伯以及我们曹家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怎么会陷入尴尬之境呢?”曹操不由得问道。

    “大伯将天子迎到这里来后,天子必不甘心充当傀儡,一定会在帝党的教唆鼓动下玩阴谋诡计,以图收大伯之权,请问到那个时候,大伯是否愿意还政天子?”曹恪直接了当地问了曹操第一个问题。
第232章 奉天子的利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