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成婚(上)(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操思量片晌,还是决定在东郡继续试行屯田制,作为均田制的补充。

    ……

    正当曹操、荀或二人商量在兖州全境推行均田制的时候,曹恪已经在丁瑶、曹惠、曹昂等人的陪同下赶到圉县蔡家庄园,向赵五娘行纳采之礼。

    古时汉人结婚,必行六礼。

    在行六礼之前,男方往往会先遣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

    得到正面答复后,才能亲往或者派遣媒婆去女方家求婚。

    这个求婚的仪式,就是纳采之礼。

    纳采,也就是六礼中的第一礼。

    去年,丁瑶已经以媒人的身份陪同曹恪前往蔡家庄园,向赵五娘提亲。

    赵五娘不太愿意让自己宝贝女儿蔡琬嫁进曹家,只因曹家是靠太监曹腾起家的暴发户,出身不好。

    可她又不想得罪时任兖州牧的曹操,于是让曹恪赋诗一首,企图让他知难而退。

    哪知曹恪当场念了一道《咏芙蓉》,惊呆众人。

    赵五娘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让曹恪在行了冠礼之后再正式上门求婚。

    后来,曹恪在平定吕布之乱时,听说匈奴兵进犯陈留南部,于是领军南下,在圉县将胡兵击退,并救下了赵五娘、蔡琬母女以及蔡谷、蔡琰等人。

    从那时开始,赵五娘因曹恪的救命之恩,对他的态度大变,接受了他这个准女婿。

    现在是兴平二年的十二月,距离兖州之乱平定已经过去大半年了。

    曹恪闲来无事,便前去见赵五娘,准备与她的女儿蔡琬定婚。

    曹嵩除了让丁瑶、曹惠、曹昂三人陪同曹恪出行外,还派出了百多个随从,带着数十箱好礼前蔡家,为的是给自己的宝贝孙子曹恪挣足面子。

    那些礼物中,除了金、银之外,还有羊、香草、胶、漆、合欢铃等物。

    这些物品都有象征意义,比如羊和香草象征吉祥。

    胶、漆、合欢铃象征夫妇好合之意。

    当然,礼物中也不能少了一对大雁。

    对于这次前往蔡家求婚,曹恪本不想大操大办,只想低调行事,然而便宜爷爷不答应,觉得要是不办隆重点,只怕到时候会被未来的岳母娘看不起。

    曹恪难却便宜爷爷的好意,只好接受了他的安排。

    众人赶到圉县蔡家庄园时,蔡家族长蔡谷以及蔡琬之母赵五娘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

    蔡家庄园在这年年初的时候曾一度毁于匈奴兵的战火,后来经过蔡家族人的修复,最终焕发了新生。

    曹恪走到蔡家庄园门前,便请门人进去通报,只说沛国曹氏特来提亲,主礼活雁一对,副礼无数,为其家族子弟曹恪迎娶蔡家贞姬小娘子,恭请应允。

    蔡谷征得赵五娘同意,欣然对门人说了声允,并让门人将曹家人请进庄园之中。

    曹恪在丁瑶、曹惠、曹昂等人的陪同下,走到蔡邕故居,谢了蔡谷和赵五娘,又让随从将礼物抬进来。

    赵五娘让奴仆将礼物收下,又让人设宴,款待曹恪一行。

    纳采之礼就在两家人的欢声笑语结束。

    纳采之后,便是问名,即由媒婆出面询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然后交给男方。

    男方将写有女方姓名及生辰八字的庚贴放在祖宗牌位前占卜,如果期间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就会进入六礼的第三礼,也就是纳吉。

    所谓纳吉,就是男方占卜时若得吉卜,就让媒婆前往女言家报信,并送礼物求婚配。

    纳吉之后的第四礼,也就是纳征,即男方向女方家送彩礼。

    曹嵩为了宝贝孙子能够顺利娶到蔡家的千金,特意准备了一百万钱的彩礼,由曹恪带到圉县,送到赵五娘手中。

    送完彩礼之后,便可进行六礼中的第五礼。

    第五礼,名曰请期,也就是约定成婚之期。

    赵五娘收了彩礼,便和曹恪约定明年二月十一日前来圉县迎娶蔡琬,然后于二月十六日戌时之前赶回鄄城箕山坞堡举行隆重的婚礼。

    请期之后,便是亲迎,即新郎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这次赵五娘嫁女,光运送嫁妆的牛车就动用了十六辆。

    嫁妆中除了无数珠宝之外,还有一张三百顷良田的地契。
第226章 成婚(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