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黑科技游戏具现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溜了溜了(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管是什么领域,陆行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研究天文学的,陆晓就提出了大爆炸理论。

    还有研究地理或者历史的,陆行舟又提出了地球板块运动。

    或者医学的,陆行舟就提出微生物理论。

    总之提出的各种学术,看起来都是天方夜谭,但仔细研究其中的逻辑,又发现也许事情真的如此。

    许多东西,只要去深入研究,找到一些证明的证据,或者做一些实验,就能证明陆行舟的猜测。

    要是真的证明的话,陆行舟不是预言家都成预言家了。

    当然陆行舟也只是在学术上各种放嘴炮,遇到一些人询问他关于国家大事的预测,他就不会说出预测了。

    难道真告诉大家,要不了多久就要开始世界大战了啊。

    过去的人类发展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快要覆盖全球的大战呢。

    所以陆行舟也不可能说这些话题。

    真遇到了能吸纳进真理会的人,陆行舟倒是不介意说这些话题。

    但现在大家只是萍水相逢,都是科学家,还是探讨一下学术问题就够了。

    应付这些科学家把陆行舟累得够呛,金箔实验还在筹备中,大量物理学家都聚在一起讨论怎么设计实验,制造一些没有的实验设备。

    最后威廉伦琴发现起码还要一周时间,才能做完这个实验。

    为了验证陆行舟提出的一些量子力学理论,必须要多一些时间研究。

    最后科学家大会只能推迟了。

    本来威廉伦琴担心将这个消息告诉其他科学家,会让其他人生气,甚至有人会提前离开。

    因为这次参加科学家大会的很多科学家,并非物理学家,而是各行各业的顶级学者。

    威廉伦琴太想验证陆行舟提出的量子力学理论,所以必须验证完才正式召开大会。

    对其他科学家来说就不太公平了。

    威廉伦琴想着,要不就其他人先开会,本来邀请这么多行业的人和他初衷也不太符合。

    各行各业的人都没有共同话题,这次又不是诺奖一样是为了给不同领域的人颁奖。

    所以很难将大家都放在一起开会讨论学术问题。

    按照威廉伦琴和索尔维的想法,最开始只打算邀请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

    但陆行舟坚持要邀请其他领域的人,比如弗洛尹德、荣格、哈代、巴普洛夫等人。

    这些人都是陆行舟邀请来的,现在就让陆行舟组织大家先开讨论会吧。

    心理学的就开心理学的大会。

    医药方面的科学家就开医药的会议。

    反正就是分开谈,慕尼黑大学有大量教室可以给大家使用,要是大家想要研究什么东西,慕尼黑大学也可以配合。

    威廉伦琴已经意识到,这次凯克索尔维科学家大会,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必须抓住机会。

    慕尼黑大学也必须出力,如果需要人手,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加入进来。

    结果当他忙完金箔实验的一些筹备后,发现其他人并没有生气,就算大会时间延迟,也无所谓。

    现在各个领域的专家们,都有其他事要做了。

    比如荣格就和弗洛尹德开始讨论精神分裂和潜意识的课题,巴普洛夫开始研究细胞神经身边也聚拢一大批人。

    一些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又开始讨论宇宙起源。

    总之,所有人都忙了起来。

    威廉伦琴最终也帮到了大家,不少人都想要做实验,于是慕尼黑大学许多教授学生都加入进来,大量实验室启用。

    图书馆更是最热闹的地方,很多人都一直待在图书馆寻找各种资料。

    陆行舟也是最忙碌的人,无数人都会拿自己遇到的困难询问陆行舟,关于研究方向陆行舟都可以指点。

    甚至实验的参数,陆行舟都能给出答桉。

    但要具体怎么完成实验,或者找什么资料验证,那就没办法了,陆行舟说过自己的灵感来自做梦嘛。

    他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预言家。

    第二天白天陆行舟应付完其他人,威廉伦琴来酒店拜访,陆行舟赶紧把他迎了进来。

    “威廉先生晚上好。”陆行舟笑道。

    爱因斯坦本来和陆行舟住一个套间,但现在爱因斯坦去物理实验室帮忙了,他对量子力学也有很深的研究。

    当然不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而是陆行舟当初给了爱因斯坦不少后世的资料,所以爱因斯坦学习过。

    有他在物理方面的实验,更加容易成功。

    威廉伦琴这两天都快忙疯了,见陆行舟悠闲的样子苦笑道:“凯克,这次你算是一鸣惊人了,所有人都在围着你的成果转圈。”

    “怎么没有人打搅你呢,我办公室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所有人都在找我配合,我们大学作为东道主,只能想办法配合他们了。”

    陆行舟闻言顿时摇头道:“谁说没有人找我的,我白天一直在接待他们啊,不过每次几句话就把他们打发了。”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白天起码有几十个科学家找过陆行舟,但陆行舟每次处理都特别快。

    因为他清楚这些科学家的身份,知道他们以后的研究成果。

    也知道他们现在研究到什么地方了。

    根据对方的论文,陆行舟就能给出一些模湖的指点方向,随后他们就欢天喜地地想办法找资料,或者找地方做实验去了。

    让陆行舟比较高兴的是,似乎这样干,能够极大地推动科学发展。

    已经有人准备研究二极管了。

    这个人就是佛来明,当然今天陆行舟起码见了三个弗来明,其中有一个是日不落国的细菌学家,以后他还会发现青霉素。

    不过现在陆行舟已经发现了磺胺,还在一篇论文里预测了青霉素。

    所以这个世界,青霉素的发明者不会是佛来明了。

    至于二极管的弗来明是老鹰国的人,还是爱迪生的员工,但现在他已经离职了,还发明了灯泡一样的二极管,就是从爱迪生的电灯上获得的灵感。

    去年的时候,佛来明申请了专利,不过陆行舟知道,这个专利一直没有批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爱迪生动了手脚,反正没有批下来。

    官司按照历史发展会打几十年,直到专利过期,老鹰国也没有将专利批给佛来明。

    当然也可能是后来二极管的发展太重要了,故意不批给他。
第一百四十一章 溜了溜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