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冷笑道:“那就请便吧······”
“很好!”听完评议员汇报后,评议长交代道。“你明天,不,后天再去跟中国人谈,就说评议会可以赔偿3000万盾给他们,不过现银只能给100万盾,其余的要用实物折价!”
】
站在评议长身边的乌波塔尔·波特维尔少校则补充道:“在讨论实物折价时,尽可能的抬高实物价值,然后一项一项的跟中国人谈!总之,要想办法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评议员应道:“我会的,但具体要拖多久呢!”
评议长冷冷的说道:“能拖多久拖多久······”
评议员第三次抵达明军在海边的营地时,看到了他不想看到的一幕:第二批“明军”登陆了!
当然,这批“明军”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大明经制之师,而是从淮、邾两藩抽调殖民军。
虽然这部分“明军”中不乏在国内征战多年的老兵,但也有相当部分充数的人员,而且两部分兵马混编的时间较短,彼此之间未能有效磨合,所以战斗力是远远不如国内正经官军的。
不过,饶是这部分“明军”的战力不高,淮、邾两藩一开始也还不愿意借出呢,毕竟淮藩目前仅有4400余兵马、邾藩目前仅有4100余兵马,各自借出800,已经占到两藩现有兵马的五分之一弱了,并且若是在与荷军交手中有所损失,朱由崧也不给找补、甚至不给抚恤的,所以,肉疼的两藩真心是舍不得。
只是眼下两藩在苏门答腊和西南婆罗洲刚刚立足,还需要国内长期的支援,若是恶了朱由崧,别的不做,只一个禁止两藩从国内征召移民,就足以置两藩于死地了,所以,即便是心不甘情不愿,两藩也只能乖乖的拨出兵马来配合水师方面作战。
发现后续“明军”开到,评议员脸色异常的惨淡,但他还是勉力的与施琅进行了周旋,然后以回去请示的名义,十万火急的回去进行了报告。
听说明军援兵抵达,评议长和乌波塔尔·波特维尔少校仔细商议后,做出了终止与明军谈判的决定:“中国人的进攻已经不可避免了,我们不用再跟中国人谈了,紧守住巴达维亚城堡即可。”
一名叫乌什维尔的高级商务员告知评议长道:“部分返回家中整理财物的荷兰居民,还没有回到巴达维亚城堡!”
“怎么回事?谁让他回去整理财物的!”
乌什维尔回应暴跳如雷的评议长道:“是您自己批准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评议长想起来了,是自己的妻子第一个提出要回市区整理当时来不及运入巴达维亚城堡的财物的,他拗不过妻子,就只能同意了,却没想到,有人有样学样了。
评议长暴躁的说道:“立刻派兵把他们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