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代以后,台湾殖民地的行政支出不断地暴涨,收入也逐渐从转口贸易转移到本地税收,为此,荷兰人向统治下的各族百姓横征暴敛,开征了包括人头税、稻米税、乌鱼税在内的二十余种税费,每年收取的税赋总额超过15万荷兰盾。
此时1荷兰盾约等于10克纯银,也就是说1两金花银约等于3.73荷兰盾,那么15万荷兰盾就相当于40214.5两白银;要知道,小琉球王庄成立后,原本去往台南的福建移民大多被收拢去了台北地区,所以,眼下在荷兰人统治下,浊水溪以南只有不足8000个中国移民和另外30000+的土着,每年4万两的税赋,就等于每人每年要交一两银子以上的税----土着也许没有交那么高的税,但土着减少的部分只看加在了大明移民的头上----足以让荷兰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了。
正是因为受够了荷兰人的盘剥,所以,听说西厂人员是准备推翻荷兰人统治的海上豪杰后,台南的大明移民就给予必要的掩护。
啥?西厂为什么不直接用大明官府的旗号呢?
之所以,西厂不打出大明官府的旗号,主要是怕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引起了荷兰人的警惕!
不是说,台南大明移民都给了必要的掩护,又怎么可能意外走漏风声呢?
正所谓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虽然大多数的中国移民都对荷兰人恨得牙根痒痒,但也有人对荷兰人喜欢的不得了,愿意当汉奸的,这不,十八芝成员何斌就因为充当了荷兰人的包税官,而赚得盆满瓢满的,所以,当何斌知道海上有人来搞事,便意图向荷兰进行密报。
而像何斌这样的汉奸还不止一个,好在,西厂对这些人的情况也算是了如指掌,所以,第一时间就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防备,总算没让消息走漏了。
但防住了一个两个,未必能全部防住----某些汉奸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谁知道关键时候会不会卖国求荣啊----所以,西厂的密谍们便捏造了海盗的身份,以便消息意外走漏后,能混淆荷兰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