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字码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兴中(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年后,饱受折磨的项荫南忍无可忍,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下他偷偷蹭上了一条远行的船只向东而去了,而这条船的目的地就是远在万里之遥的檀香山。

    当时的他并不在意船会去向何方,总之,只要离开这鬼地方,他的心就算得到了解放。

    而令他惊喜的是,檀香山不但成了他的避风港,同时还给了他一个全新的人生。

    在慢慢成为农场主的过程中,经营过几年珐琅的项荫南还曾向广州城里的兴和商行租赁过一条船。

    可不幸的是,在即将期满之时,他租下的“安远”号却因意外沉没了。

    当时的项荫南遇上了人生的又一大危机,可好在东家并未因此发难,且容他十年内慢慢偿还“安远”号的债务,这也就给了项荫南足够的喘息之机。

    东山再起后,十年间项荫南不仅履行了承诺将本金统统还给了兴和商行,而且还补偿给了对方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个给了他生机的厚德商人便是洛景枫的爷爷洛鸿勋。

    洛鸿勋当时之所以没有跟项荫南发难,除了他宅心仁厚的天性之外,还有一点原因不可忽视,那便是他忆起了自己年少时遭遇海难的惨烈经历来。

    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是他挥之不去的记忆,当时的怡兴洋行也曾得益于万福商行的老板李应泉的宽容与慈悲,所以他希望这厚德之光能够延续后世,让更多不幸的人看到希望与转机。

    而另一名兴中名叫郑弼臣的骨干现年四十岁,虎须环眼,身形彪悍。

    此人少有大志,生于佛山,跟随乡中父老习武,结识了不少会党人物。

    长大后,他曾到广州求学,初入德国教会所办的礼贤学校,1886年入博济医院学医,与孙逸仙算是同门师兄弟,折服于其革命主张后,郑弼臣正式加入了兴中会。

    此时,卢庄一如既往地坐在角落里,静静地目视着会众的进场,就在二十几人陆续走入的最后时刻,一人的出现却引得卢庄高度惊异,他的眼神竟也忽地亮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