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几名船员听完皆高声欢呼起来。
可这时,沈念恩再朝刚刚的方向看去,那女子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沈念恩心想自己定是多心了,才会出现幻觉,还是赶紧带着大伙去饱餐一顿才最要紧。
就这样,近在咫尺的二人又错过了相遇的机会。
几年后的1879年,在外求学十载的沈康靖终于学成归来,在福州船政学堂做了五年学童的他结业后本可返家,可因这期间,洋人技师多被辞退,所以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他被学堂的魏总监看中,强留了下来,这一晃就又是两年。
这段时期,有一任务的完成非常值得骄傲。
沈康靖与船政前学堂的部分学生曾一同登上过福州船政局督造的“建威”舰,开始了他们渴望已久的海上远航之旅。
这次远洋训练的学生们收益颇丰,他们先后到达了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历时四个月之久,算是领略了东南亚全部的海上风景。
扣除各码头停泊时间不算,学员们实际在洋面上航行也足有七十五天。
海天荡漾,有时数日不见远山,有时岛屿萦回,沙线交错,练习舰真是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
去时由教习驾驶,各学员逐段誊注航海日记,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操纵各种仪器。
返航时学员们轮流驾驶,教习将航海日记仔细勘对。
须得一提的是,在“建威”舰上,沈康靖非常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他知道父亲一生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乘坐本国的船舶迎风破浪,周游世界。
没想到这个梦想竟被自己率先实现了。
因而他在“建威”舰远洋时,特意写了封信给父亲,一面描述着海天壮阔之境,一面抒发着与父亲共勉的雄伟之志。
沈念恩接到此信后,壮怀激烈之感油然而生,儿子沈康靖将大海和蓝天的壮丽宁静、碧蓝无边之美描绘的淋漓尽致,他为儿子有如此丰盛的经历而感到骄傲,亦多想同儿子一起乘坐这艘“建威”舰饱览海天风光。
尤为重要的是,此刻的他已十分确信国人可以乘坐本国自制的新式轮船和战舰的梦想将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
1876年,沈康靖成为了船政学堂首批派遣英国留学的优秀学生之一,三年的海外学习生涯结束后,他并未留在船政学堂,而是选择荣归故里,回到那朝思暮想的家乡-广州城,为父亲的事业尽一份力。
二十二岁的他如今已经长大成人,样貌比起父亲还要俊朗几分。眼若流星,面如冠玉的沈康靖跟当年的赵清阳简直有着七八分的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