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婆娑世界的行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佛像之秘(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辛子秋一听,忽然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忙道:

    “我就是随便问问,子瞻兄若是还要大耗精力去研究查阅,那就算了,你过几天还有考试,不如先留着,等殿试过后再说。”

    在之前的聊天中,他得知现在京城丁酉科的会考已经结束,苏家兄弟二人同时高中进士,不日便将参加殿试。

    以苏轼的才华,殿试当然不在话下,但辛子秋觉得,既然已经得知人家要考试,就不该在这个关键时刻拿自己的私事浪费他太多时间。

    但苏轼却不以为意,他腹有诗书,胸有成竹,根本没把殿试放在心上,反而对这些符文的来历十分感兴趣。

    在他的再三询问下,辛子秋也不隐瞒,打开百宝囊,将小玉佛取了出来,递给他观看。

    苏轼轻轻抚摸着这块玉佛,彷佛着了魔一般目不转睛,不停地咂嘴称奇。

    辛子秋问道:

    “子瞻兄,你看出了什么门道?”

    苏轼将小玉佛还给他道:

    “小秋兄弟,你这佛像从何而来?”

    辛子秋一五一十,将他在古墓之中联合萧向东杀掉赵徳昭,从他身上得到宝物的事情扼要说了一遍。

    苏轼闻言点了点头:

    “难怪,如此宝物,也只有赵徳昭这样的一国储君才能得到。”

    他略微沉吟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此物虽然温润剔透,但不论光泽,还是硬度,都不像是玉石,依我之见,这是……呃……是舍利子。”

    “舍利子?就是传说中高僧火化之后结成的宝物?”

    苏轼摇了摇头:

    “没那么简单,舍利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因此也十分难得,并不是所有佛法精深的高僧死后都会有此宝出现。

    “要想结成舍利,僧人必须在肉体上修成所谓“无漏金刚身”,而且,在僧侣往生之时,必须圆满诸德,自行入寂,不能是病死老死,更不能是意外身亡。

    “不仅如此,在僧人圆寂之时,还须得靠自身引动智能火,焚烧肉身,而不是由外人火化。当然,就算是满足所有的这些条件,遗体也未必能形成舍利,一切还要看缘法。

    “因此,存世的舍利极其稀少,而且品质还有高下之分,都与圆寂者的佛法功德有关,佛法越深,功德越大,舍利就越为透明洁净。不过这世上人无完人,舍利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杂质,总不可能真的纯净无暇。

    “但你拿来的这颗舍利,不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完美无缺。最奇妙的,是它天然自成佛像,并非凋刻而成,而且比世上最顶级的宝玉都要精致细腻,简直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辛子秋对佛教了解极少,听了苏东坡的话连连咋舌,问道:

    “听你这么说,那个什么梁朝的‘布袋和尚’能留下如此完美的舍利子,岂不是极了不起的圣僧,难道他是佛祖转世什么的?”

    苏东坡笑道:

    “虽不中,亦不远矣。若这舍利子真的是布袋和尚所留,那一切倒是能说的通了。而且,如果为兄推测不错,这佛像中其中必定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