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牦并没有直接处死,而是将会当成罪犯,一直押送到大明京师来进行审讯。焽这是叶升的坚持。即便是安南王,安南太上皇,也不敢有任何违背的意思。当然,这个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没有经过大明正式册封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安南这边自己搞出来的。原本安南自主,这些也没有什么,大明那边也管辖不过来。可现在不一样,大明全线入主安南,那你这个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什么意思?叶升直接就否定了所谓的安南太上皇统治,于东都王宫之中正式宣布,唯有安南王才得到大明的认可。这让安南太上皇陈颙顿时就懵了,当即就要上奏大明皇帝。焽可叶升才不管这些呢。其实作为武将,叶升对于这些比较政治的东西并不是很懂,其实在这个背后是朱英的意思。想要彻底掌控安南,可废除安南王室好像在名义上又不道德的情况下,就只能是让其当个傀儡了。没有了大明支持的安南太上皇陈颙,一下子就沦为了普通的皇室成员,所有的群臣都发现情况好像是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少部分忠于陈颙的安南大臣之外,其他人都战战兢兢。三天时间。这些忠诚于陈颙的大臣们,就是各种意外身亡。焽比如喝水噎死,骑马摔死,病重去世等等。这也让陈颙意识到自身的处境已经是更加的危险了。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起胡季牦来。虽说胡季牦架空朝堂,可他自身还是有很大的权力的,哪怕胡季牦造反,自己这里也没有受到任何的风波影响。但他也清楚,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大明已经是放弃他了。这等情况下,说没有大明朝廷那边的示意,叶升一个侯爷做出这样的事情,还得到了所有明军支持,大概是不可能的。接下来,叶升以安南王年幼的名义,请刘胜担任安南宰相,统管安南政事。焽到了这个方面,等于是彻底的架空了安南王室。所谓的安南王,已经是沦为了傀儡。当然,即便是傀儡,在没有废除安南王的情况下,还是能够住在王宫的,且衣食住行这些都不会怎么缺少。安南的禁卫军全部被改换,换成了大明的军队。朝廷上这些安南位高权重的老臣们亦是纷纷乞骸骨,回乡养老。曾经跟着陈胜一起来到安南的那些商会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各路大臣。包括是李秀才。焽哦,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李秀才了,应该是叫李尚书才对。李秀才已经是被任命为安南吏部尚书这么一个职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真是没想到啊,我竟然是有今天。”李正祥感叹着说道。李正祥是李秀才的本名,他都差不多快要忘记自己的本名了。曾经在西域的时候,就取过很多个假名字,而后来跟着刘胜回到大明时,多数也是以李秀才这么个名号称呼。而到了今日,任命书下来的时候,上面明晃晃三个大字:李正祥。焽这才想到这才是自己的名字。“尚书大人,还请更衣,即将要上朝了。”旁边的仆从小心的在旁边轻声道。李正祥回过身来,这一刻的腰杆变得笔直,双手缓缓展开,让仆从服侍。......安南大胜的消息传到大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立即就登上了京师邸报。邸报之上,不仅仅是平叛安南大胜的消息,同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进行对安南的介绍。焽比如说安南的粮食情况是多么容易丰收。比如安南的海贸有着多么远大的前景等等。同时颁布一条消息,是关于迁徙安南的优待政策即将出炉。次日,京师邸报再出一条新的通知,只要是愿意迁徙海外藩地的百姓,文人,士族等等,都有很大的优待。工钱,俸禄,赠送田产,入仕优先等等。且上面明确的讲述了,大明对于迁徙海外的户籍,是予以认可的。就这一条,最兴奋并非是百姓文人,而是商人。焽不管是什么情况的商人,在赚到钱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更换户籍。工籍肯定是不行的,他们最为向往的,还是官籍。往往在这方面,通常都是以联姻来改变自己后代的户籍问题。现在朝廷直接给了指出了一条明路。只要能够在海外入官籍,那么在大明这边,也可以承认你官籍的身份。对比现在的大明,入官籍考功名是何等的困难。可海外就完全不一样了。焽单说是安南那个地方,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想到,正是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可谓是大量的缺人。朝廷的意思也很是明显,就是想让更多的汉人迁徙过去,增强大明在当地的影响力。只要过去了,入官籍这块必然非常的轻松。外边哪里会有大明这般的严谨,大不了就花钱疏通打点一下。不仅是商人群体,一些底层的官员亦是蠢蠢欲动。随着大明的升职难度不断拔升,还有来自于各方面的监管条例,官员虽说是衣食无忧,可想发财的难度是大大的提升。尤其是在贪财这块,更是如此。焽从京师到地位,各方面的制度正在不断的进行一个完善,对于这样监管制度,官员们还未熟悉,暂时很难说找到下手的地方。毕竟朱英设立的管理制度相当超前,超越当代的认知,想要一下子就找到其中漏洞进行悄声无息的贪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事情。官员们长期混迹于官场,对于安南的情况多数都是能够猜测出来一些。首先去了安南当官的话,升职是必然的,朝廷也明确说了,候补的官员前往安南,按照具体情况升一级到三级不等。安南那边,也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的位置不太可能,各部侍郎这块,希望还是很大吧。且地方上府城,县城这些,肯定也是大量缺乏,大明统治下,肯定比安南那边更加具有优势。焽一时间,户部顿时更加忙碌了起来。现在到户部下户籍司衙门,几乎是人满为患,每天一大清早过去看,就是长长的队伍,甚至是影响到了街道的行人。在这里排队的,要么就是要去倭国,要么就是要去安南。京师都这么热闹多,其他地方更加是如此。像是广西这边,本来就临近安南,来去更加的方便,消息传达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完全的爆满了。都想着到安南去搞点事情。对于这样的情况,朱英非常的满意。焽想要真正的去统治一个地方,首先是人口上的比例一定是汉人相对较高才行。、对于大明来说,打下来容易,治理才是更加麻烦复杂的问题。真正的把一个地方融进到大明直属统治,向来是长年累月慢慢实行。安南很早就属于中原王朝的县城,之所以被独立出去,主要的原因还是愿意搬迁过去的汉人数目太少。当地汉人比例远远低于其他民族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所谓的忠诚。只要中原王朝有任何的动荡,那么这些人口大族,自然就会见风使舵立即脱离中原王朝,而不是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中原王朝的一份子。在往后的安南,即便还有所谓的安南王室,只要汉人的数目足够多,就完全不用担心会有被分割的可能。焽“倭国,安南两地,往后必然成为咱大明的地盘。”“大孙的这个法子,是相当好啊,其实咱先前还有着不想让后代们去征战这些小国,感觉是吃力不讨好,平白损耗了大明国力。”“现在这般,完全可以更大的扩充咱大明的疆域,类似于其他的小国,亦是可以直接的吞并进来。”朱元璋极为兴奋,他感觉到了大明不断扩大的可能。对于大明内部的矛盾,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当然是非常清楚。为了稳住老朱家的基业,本身就想着立下一些不征之国,好让大明王朝国祚延绵。而现在通过大孙的这些操作,不仅让战争变得不亏钱,反而是相当的赚钱。焽尤其是在迁徙汉人这块,一直是朱元璋较为头疼的问题。要知
第605章 成为傀儡的安南王室(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