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俘不祥。儘虽然是有过坑杀的想法,但是谁也不会说出来。在这三十万的安南兵俘虏里面,其实大多数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安南百姓,多数是青壮。真正的战兵不过是三四万的数目。战兵其实和普通的百姓很好区分,一眼就可以认出来。百姓们,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身上难有什么军备,武器也是一些破破烂烂的。战兵大多数身体都比较壮实,尤其是身上的穿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就看那些战兵怎么处理了,还是得上奏陛下才可以,若是我等私自处理,必然会引来祸端。”儘“那些百姓的安置,末将觉得可以先遣散一部分呢,往后边去安置。”“只要掌握了多邦城这道门户,凉他们也不敢再去。”普定侯陈桓建议说道。叶升点头:“这般也可以,这些百姓多数都是被征召上来服兵役的,我先前在营里头转了一圈,没看到什么反抗的情绪,老实听话的很。”“那些战兵我让人去审问了,其中一部分是安南的禁军,余者多数都是地方兵,一些刺头先行处理掉,其他的倒是可以充当先锋战力。”“倒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安南的火器似乎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有些地方感觉比咱们的火器还要优异一点。”因为朱英比较重视火器的发展,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将领,也对这方面颇有了解。儘这都是他们干仗的家伙,自然要更加清楚才是。叶升就很明锐的发现,多邦城这里的火器,许多都是从安南都城那边调动过来。这些火器比之大明火器,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火药的配比,显然大明火药的配比经过不断的检验和调校,要先进许多。其中射程更是关键,大明的射程显然要比安南的更远。其实在历史上的朱棣安排张辅征讨安南的战争中,就体现出了在那个时候,安南的火器是超越明军的。并且张辅的许多士兵,都是死伤于安南的火器之下。只是整体素质还是大明这边更高,加上各方面的战略谋划,这才有张辅三次平定安南事宜。儘安南的火器发展,在宋朝时期就已经传入到安南,且因为蒙元三次征讨安南,安南缴获蒙元军的火器较为先进。且对于安南来说,火铳更适合安南这样的地区作战,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就更加注重。蒙元消灭宋朝之时,就有许多宋人逃难来了安南,这里头并不缺乏火器技术人才,也给安南的火器发展带来了不少的贡献。叶升很快察觉到一个问题。以太孙殿下对于火器的重视程度,如果自己能够调查清楚安南火器的发展人才,并且输送到京师去。岂非是在征讨安南的功劳之上,再多一份功劳。想到就做。儘当即叶升叫来副官:“去关押安南战兵的那里调查清楚,关于安南都城里,有那些专门从事火器的匠人。”“审问得仔细一些,不要有什么遗漏,最好是连姓名住址这些都问清楚了。”“若是能够知晓这些的,便就赏赐他们一顿饱饭,若是明知而不说者,刑罚伺候,一定要盘问仔细了。”听到侯爷的安排,副官当即抱拳作揖道:“末将领命。”叶升想了想嘱咐道:“这件事暗中进行,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他还想再上一步呢。作为侯爵,谁还不想着封个公呢。儘作为蓝玉的姻亲,叶升的地位已经算是极为接近顶尖圈子,只是虽说是开国功臣,但拿出来的功劳不算耀眼。现在大明的局势大家都看得很是清楚,往后来说,肯定是太孙殿下说了算。太孙殿下性子很是直接,想要投其所好,火器是一个不能缺少的方面。主要能够得到太孙殿下的重视,封公也不是说没有可能。叶升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现在身子骨算是比较硬朗,但是说起来,可能再干个十年八载的,可能就干不动了。打安南这样的机会,是多么难得才有一次,必须的好好把握清楚了。对比起来,普定侯陈桓就差很多了,不管是在地位上还是人脉关系上。儘于侯爵的圈子里,普定侯陈桓也只是中游水准。当然,这样的水准也是因为如今大明优秀将领太多的缘故,这才导致于最上层的圈子里,普定侯陈桓有些排不上号。话说回来,能够因为蓝玉案而被牵连诛杀的,就没一个简单的。普定侯陈桓也是其中之一。大军目前只能暂时安置在多邦城了。随后叶升的副官,立即对安南俘虏中的这些战兵进行提审,询问关于安南火器的人才。在这些俘虏里面,有不少禁军于安南都城也是地位不低。儘只是如今沦为阶下囚,每天只能喝点稀粥活命。听到有机会能够吃到饱饭,顿时前赴后继的讲述关于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这些安南禁军里的头目们很是明白,现在的安南已经没有对抗大明的能力了。整个安南沦陷,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现在多邦城的麻烦只是暂时的,当这边解决之后,胡相还能拿什么来抵抗大明军队。就说象兵这块,就有一百多头象兵成为了大明掌控。虽说象兵的缺陷比较明显,但不可否认于安南这等地区,也是一个绝对强力的兵种。儘很快,关于安南火器人才的名单就出来了。拿到名单的叶升看了看,不仅有些咂舌。“没想到这安南真就这么注重火器的发展,于火器上的匠人有如此之多。”“想我大明太孙殿下,对于火器这般重视,这些人才的上贡,自然会是一笔不小的功劳。”“关键是能让太孙殿下知晓我这个人。”叶升在心里头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并且打定主意,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人才全部网罗过来。过段时间攻打安南东都升龙的时候,这个问题要得到重视。儘名单上有数十人,都算是安南火器匠人中的佼佼者。其中排在首列的,名胡元澄。跟胡季牦一个姓氏,据说还有点亲戚关系。还有一些,邓明,陈季暄,黎澄等等。其实这些人才,于历史上也是被张辅调到了大明京师去发展。于朱棣的神机营建立,提高了很大的贡献。永乐大帝朱棣在安南的战争中也发现这边火器较为成熟。儘所以也更加的重视这方面的人才。有些东西因为朱英的关系在发生变化,但是对于火器人才的收集这一点没有改变。而就是在安南这边拿下多邦城的时间点。朱英的第一个儿子,终于是马上要出生了。......大明,坤宁宫。十月怀胎的叶月清,今日临盆。儘里里外外的宫女,太监,还有女太医,已经全部聚集了过来。朱元璋也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因为先前太医断定,此次怀胎叶月清生男孩的可能性非常之高。虽说中医在这方面不算是有专业的手段,但是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太医,这一点上也会有自己的把握。不仅仅是一个太医,多数太医都断定男孩的可能性很高。大明现在的继承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朱英年纪不大,传承稳定。但新的继承人,对于朱元璋来说,还是非常的重视。儘从关系上来说,现在出生的是男孩的话,那就是朱英的长子。按照地位算,就是如今的大明皇曾长孙。于朱英之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这可是关系到国本的时期,且也是自己的曾长孙,由不得朱元璋不重视。“咱这般久了,还没生出来。”“这都是第二胎了,理应是比先前还要顺利一些才是。”“是不是里头接生的稳婆不行。”儘“若是咱的曾长孙出了任何的问题,咱就要了她们的脑袋!”从叶月清开始腹痛到现在,已经是过于快一个时辰,可还是没有什么反应。朱元璋就有一些急切了。倒是朱英的心态比较稳定。“爷爷,方才也有宫女出来禀告了,月清她怀里的孩子,长得比较大,现在还在闹
第594章 大明皇曾长孙出世(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