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从前元开始,天下的温度,就开始稳稳下降中。“这天越发冷了,昨日的阳光还有些温暖,今日照在身上,都感觉冷,尤其是风,简直是吹到了骨子里去。”华盖殿中,大门紧闭,外面是寒风咆哮。朱元璋披着厚厚的皮厚,喝着热乎乎的羊肉汤,对旁边一同吃早点的大孙说道。现在已经是卯初,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点卯,往前的话,朱元璋已经到了奉天殿中开始早朝。不过在大孙的建议下,已经推迟了半个时辰,就目前来说,还有两刻后才是入殿的时辰。“孙儿已经让人在奉天殿中架起了十六堆炭火,想来现在已经是够暖和了。”朱英也喝了口羊肉汤,笑着说道。朱元璋点点头,年纪大了,就特别怕冷。这一冷,就感觉自己真的跟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了一样,好似随时都会下去。“宫里的煤不多了,这个冬季看来比以往都要冷上许多,怕是京师又有不少人,将会冻死。这一年年的,也不知道老天爷是怎么了。”“怎就这般折磨咱大明呢,如此寒冷,那些百姓没得取暖,该是如何。”“对了大孙,咱先前不是听你说,已经安排人去山西采煤,如何,有消息了吗。”朱元璋有些唏嘘的问道。他是从贫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但是有很多人,并没有熬过去。每年一到冬天,许多老人都会因为没有御寒的手段,活生生被冻死,尤其那些没有遮风挡寒的穷苦百姓,亦是如此。熬过了多少个严寒,朱元璋才算是走了过来,这些记忆在脑海中盘旋。作为大明的皇帝,在知晓自己的百姓正在不断因为寒冷而死去,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心情很是悲凉。“已经将近两月了,大致在最近,应该就要有消息了。”朱英回道。山西多煤,这是朱英清楚的。也不是因为他对矿产资源分布极为了解,仅仅在因为在前世的时候,煤老板一般就是山西人。不想知道都不行。所以他就派了工部里的擅长勘探煤矿的匠人,随同商会,锦衣卫,去山西探查。中原王朝在对煤矿的利用上,很早就有了,到了大明这里,在采煤技术上趋于完善。只是在勘探这块,只能说是去碰运气,没有仪器,仅仅只能凭借经验。“大同那地方,当真有这般多的煤?可用数百年,大孙,你咋知道这般多呢。”朱元璋有些狐疑的问道。好像在许多方面,大孙了解的程度极为独特,一些根本没有记载的东西,在大孙那里跟常识般,且过于笃定的言语,也让朱元璋觉得有些奇怪。最为关键的是,大孙说的,每次都还是对的。朱英笑着回道:“自然是从西域那边知晓,爷爷有所不知,西域那边,因不受儒家思想束缚,许多小国寡民,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去钻研。”“在文字功夫上,他们自然和我大明无法比拟,但总有那么一些特殊的人,有着奇特的琢磨方向,一些在儒家思想中,被看作奇淫技巧的把戏,确有着出乎意料的效果。”“孙儿之所以知晓大同这块,便是在曾经麾下救助过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家,他就是大同人,因元末战乱,因而避祸远走西域。”“得西域人家收留,便就学到了冶炼之术,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勘探煤矿。”“回想小时候,他便发现老乡的一些记载,和他知晓的煤矿极为接近,临死弥留之际,便就将自己的事,写到了书中。”“当时孙儿喜爱读书,便有下属将这书呈交上来,所以孙儿便知晓了大同煤多之事。”朱元璋闻言,不由问道:“那书呢。”朱英理所当然的说道:“自然是毁了呀。”朱元璋先是一愣,正准备开口埋怨两句,突然就意识到什么,深深的看了眼大孙。朱英瘪瘪嘴。我不过是编个故事,哪怕是真的,也得烧了。自己若不能掌控,那煤矿就在地里好好埋着吧。不过现在,倒是可以挖出来用了。早朝的时候,朱英一如往常般,再次享受了一波朝臣们感激的目光。在这个寒冬时节,有一碗羊肉热汤,那真是叫从胃里暖到了心里。入了这奉天殿后,更兼有热气扑来,浑身舒坦。好像,早朝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二十五载。这是早朝的大臣们,第一次全身心的感受到温暖。虽然太孙殿下,并没有在这奉天殿中发表过太多的意见,可现在大臣们的心,已经在逐渐向太孙殿下靠齐了。君待臣工如此,何惜以国士报之。热闹的朝堂,和外面凛冽的寒风,形成鲜明的对比。早朝结束后,朱英带着朱允熥,去探访京师贫民窟,也就是手工业区最边缘。在京师城里生活,没个手艺是很难生存的。一般的平民,连自己的住所都没有。“大兄,为什么要在这般冷的天出宫呢,太冷了,我脖子都冻僵了。”朱允熥小声嘟囔着说道。这段时间的朱允熥,别提有多么开心了,自从大兄下了令旨,不再约束他的喜好时,朱允熥就彻底沉迷在木匠活上面。最开始的兴趣,在火绳枪那边,而后逐渐就开始偏移了。显然对于火绳枪这般涉及到兵器方面的兴趣不大。“过几天出门,那就更冷了。”朱英随口回道。两兄弟朝着顺着大道,朝着京师西南方向慢慢过去,随着受工业区的接近,人群也越发密集起来。大约三十米开外的便衣锦衣卫,也变得更加的紧张。不过在街道上,很少有人群敢于接近朱英和朱允熥,毕竟他们衣着华丽,面色红润。这当然不是因为地位,而是因为长相。这年头的普通百姓和富裕阶层的差距非常的明显,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身形和面容上。但凡稍微看上去微微发胖,或者肤色健康的,都是普通百姓不敢招惹的。京师这边不说面黄肌瘦,但多少面上都是有些菜色,且精气神的相差也是很大,穷苦人家对于这样的人,可是没法招惹的。“大兄,咱们是不是穿得过于好了点,这别人怕不是一眼就看出咱们身份非比寻常了。我听说微服私访一般都穿得很是朴素,大致套件麻衣就行了。”这边走着,朱允熥忍不住嘀咕起来。因为他现在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受,和街道上的人群完全无法融入,如鹤立鸡群。并且许多目光,也是在偷偷的打量。大兄可是说出来带自己体察民情,按照这个情况,能怎么体察呢。“少看小说多读书,谁告诉你体察民情,就得是穿得破破烂烂的。”朱英训斥道。朱允熥不敢再多说了。朱英来这里,确实体察民情。严冬已至,往年京师冻死的人可不在少数,按照目前这天气,估摸要不了多久,就得下大雪了。对于京师的手工业者,朱英还是很在乎的。能够在京师里讨生活的手工业者,无疑于现在整个大明,都是行业的上层水准,各类坊间,亦是有大家存在。而在朱英的规划之中,拆迁完正阳大道,下一步就是重新规划手工业区了,是以必然来这里看看。街道上熙熙攘攘,更有叫卖声不绝于耳。“卖烧饼勒!新鲜出炉热乎乎的烧饼!!”一阵香气袭来,朱允熥脚步放慢,似有些走不动道了。朱英笑了笑走到烧饼摊贩前问道:“你这烧饼怎么卖。”小贩见来了生意,还是两个锦衣华服的少年,连忙躬身道:“这位少爷,份量十足的烧饼,一文钱一个。”朱允熥闻言面色有些尴尬。他可从来没有带钱的习惯,或者说用钱的习惯都没有,在皇宫生活的时候,哪要用什么宝钞铜钱。甚至他连铜钱几乎都没怎么见过。无奈之下,只好将目光投向大兄这边。朱英轻轻一笑,从腰间掏出一个钱袋子,拿出两个铜钱道:“便就来两个吧。”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对于这样的事情,早就有了准备。小贩道了句‘好嘞’,就想着伸手去接,可当自己有些脏乎乎的手和对面两位少爷的手对比起来的时候,小贩下意识的又把手收了回来。
第339章 严查京师牙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