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科幻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为何而战(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家说说你们想不想家乡的亲人?”

    “想!”

    “好,那我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好好想一想……想一想自个的家乡,想一想你们的亲人……再想一想,我们入朝以来一路看到的凄惨景象!”

    画面转到了傍晚,部队经过的路途上,村庄被战火摧毁,到处都是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轰鸣着让人心慌的引擎声的飞机逐渐远去,伏倒在草丛中的战士们纷纷露头……

    战士拿着水壶踏上岩石,正在舀水的动作突然停住了,看着从远方汨汨而来的溪流。

    清澈的水流中混着几笔毛笔浸润的血红的墨水,映着晚霞在小战士的眼眸中倒映着刺目的颜色。

    战士拨开草丛,淌过荆棘与石块,来到了上游的溪畔。

    几个洗衣裳的妇女倒在溪边,鲜血侵润着草丛,侵润着石头,然后汇入清澈的水流。

    被炸弹炸死的惨状毫无保留的呈现在银幕上,携带着强大的冲击力映入每个观众的眼帘。

    “卧槽……”

    张守岩低声惊叹着。

    通常主旋律军事动作电影尺度会更大,这是从《湄公河》以来的传统。

    哪怕不是梦工厂的战争电影,对于暴力、血腥的展示也会比其他电影获得更大的空间。

    献礼片自然有更大的特权。

    不过像这种直接展示平民的血腥场面还真不多,冲击力也确实更大。

    尤其伴随着李延年的“演讲”,伴随着对小安东这个逃兵的思想政治动员,颇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电影作为声画结合的艺术,也让观众在这段声画中默默积蓄着如火山般喷薄而出的感情。

    李延年粗糙的脸庞上,双眼侵润着水泽,彷佛刚才那段画面就在他的大脑中回响。

    “……那如果,这些个事情……发生在你的家乡,你的亲人身上,你们会咋样?”

    “……小安东,飞机飞到你们村里咋办呐?就算你顺利逃回去了,飞机飞过去你有啥办法?你跑都来不及!”

    在小安东泣不成声的声音里,李延年回身看着所有的战士们,声音铿锵有力。

    “……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胜仗!”

    伴随着一声枪响,积累到顶点的情绪让张守岩忍不住轻声叫了一声“好!”

    “怎么样,听我的没错吧?”

    他转身看着同伴,一副我早就料到的表情。

    同为军迷的朋友默默点了点头:“这思想工作做的……确实了得,拍得好。”

    虽然电影剧情还没展开,但同时也是影迷的他自然有自己一套历经无数烂片洗礼的判断方法。

    这部影片虽然是梦工厂拍的电影,但还真跟梦工厂此前的大部分影片都不一样。

    没有炫技,没有玩弄剧情结构,没有脑洞创意,也没有多线叙事。

    显得极其朴实无华。

    但又如此的真挚。

    借用一个逃兵引发的矛盾,用一段简单的文戏,朴实的语言和并不炫技的朴实但又惨烈的画面,就把情绪扇动了起来。

    而且这个道理是如此的简单,又如此的震撼人心。

    因为以前少有类似的电影到达这一层。

    为何而战。

    这一层并不深奥,甚至人人皆知,历史、政治课本里就有。

    但似乎要么是不关心这一点,要么是不知如何把这一点落地,又或者是觉得课本里为何而战的答桉太过虚伪。

    就像他此前看过的很多电影一样,战士的勇敢,战士的牺牲似乎是天生的,又似乎是兄弟义气激发出来的。

    一个怯懦的,不想战斗的,只想逃跑的人,他被其他人的牺牲感动了,被加油鼓劲的情绪所感染了,被租借的歌舞升平所打动了,被仅在迟尺的兄弟的惨状激怒了,骨子里隐藏的英雄主义被激发出来了,然后勇敢了。

    或者一个反叛的,另类的,桀骜不驯的人,他被兄弟义气所打动,从而懂得了为他人牺牲的道理。

    这种人物塑造与行为逻辑如果放到警匪、科幻、古代战争或其他题材中似乎很正常。

    但放到现代战争电影中,尤其是朝战或解放这样的题材中就总是让他觉得违和。

    只是这些都是过往很多此类题材电影形成的模式。

    人们喜欢桀骜不驯的主角,喜欢有充沛个人色彩的主角,喜欢兄弟义气,喜欢英雄主义。

    而不相信那些高尚的东西,那些更崇高的东西。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为何而战(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