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科幻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七章 管琥的邀约(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管琥一时难以掩饰自己脸上的吃惊神色:“我这连剧本都没出来呢……”

    这是怎么猜出来的。

    陈景行一脸“我真的猜中了吗”的表情:“如果是我拍的话,我也会选这段来做文章。”

    不管前世位面的《金刚川》拍的如何,陈景行其实是很认可管琥选择这个角度来切入。

    因为金城战役作为朝战的最后一次大的战役,而且对手主要是南朝军,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样的题材其实并不好拍成电影。

    现今的战争动作电影已经不适合《大决战》这样的视角宏大的战争电影了。

    要选取适合影像化的情节,在敌军轰炸下,一个小小的工兵连队修缮、保卫、重建物资人员的重要通道——金刚川木桥的这个点太适合电影故事切入了,而且很容易以小见大,节奏也足够紧张刺激。

    当然切入的点合适不代表最终的呈现也会优秀。

    管琥神色复杂,不过很快又重新回复了兴奋:“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陈景行与他有同样的想法反倒更加坚定了他对这个剧本创作思路的信心。

    “确实是选择的这段故事,不过我和老赵的想法是采用多角度多视角的叙事,时间就是那天下午到第二天凌晨渡桥的故事,一段故事我们分三个视角讲三次!

    从步兵、美军飞行员、炮手三个视角,最后汇合到桥上,不同的视角综合不同导演的不同风格,给观众更加新奇的观影体验。”

    多线叙事有的时候确实能让一部影片展现出更新奇的观影体验。

    而国内擅长多线叙事的导演中陈景行绝对算一号,他的第一部院线电影《致命身份》就是多线叙事,警方追捕、凶手在现实中逃亡与脑内人格大逃杀三条线同步进行,欺骗了很多观众。

    影视两版《信号》、《海市蜃楼》以及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也都展现了多线叙事,这几部虽然导演不是陈景行,但编剧的名单中都有他,大部分人也都认定这种烧脑风格确实是陈景行的特色。

    而且如果说《盗梦》上映之前,在多线叙事上还有宁皓能跟陈景行分庭抗礼,等到《盗梦》上映后,论多线叙事,陈景行已经算是毫无疑问的国内第一人了。

    管琥邀请陈景行也是看中了他在多线叙事中的天赋,另一个导演他则想要邀请郭凡,三个人共同拍出一部多线叙事的战争电影。

    陈景行本人是喜欢多线叙事的,而且他对管琥的这个设想还是比较看好的。

    前世位面那是时间逼得太紧,剧本明显粗糙,成片的重复镜头也很多,就这其实也在及格线上的。

    而此时,管琥相当于提前了一年接了这个任务,准备时间是很充分的,精心打磨剧本未必不能拍出一部好电影来。

    不过陈景行确实是没时间,所以只能婉拒。

    “管导,你也知道我在拍《星际穿越》,至少得有三个月才能结束……”

    “这没关系,我这部电影不急,等你拍完了再加入也没什么。”

    陈景行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星际》拍完了我也闲不下来,我身上也有两个任务。”

    管琥疑惑道:“是《李延年》?这部电影是你执导吗?”

    虽然陈景行在跟国影江总交底的时候,一共画了三个大饼,但目前只有《李延年》备桉了,导演也不是陈景行,而《一九五一》还没有备桉,江若平也没有往外透露。

    所以管琥并不知道陈景行豪言要拍一部史无前例的“一镜到底”(伪)的战争电影的计划。

    当然陈景行也没打算将“一镜到底”公之于众,他自己的名气就足以成为电影的噱头了。

    陈景行执导的第一部非科幻片,第一部战争片,这已经很有话题性了,没必要把真正的噱头过早的暴露出来。

    已经备桉的献礼片管琥都有一番了解,《李延年》备桉的简介是战斗英雄李延年如何顶住敌人的多次反扑,重新夺回346.6高地的事迹,感觉这个故事有点小,而且也过于普通。

    他和京影内部很多人都认为纯粹是梦工厂应付上面交代的任务,毕竟陈景行又没拍过战争片。

    “不是《李延年》,是另一部献礼片,还没立项,不过剧本已经在创作中了。”

    看来陈景行是真领了任务,也是,国内的大导谁没领到任务啊。

    随后也不免产生了一丝同情,朝战的主旋律电影是真不好拍,他自己都有些焦头烂额。

    不过虽然管琥对陈景行不能加盟稍有些失望,但他对自己计划的这个项目还是很有信心的,国内又不是只有陈景行一个人擅长多线叙事,没有陈屠夫还有宁屠夫,猩屠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