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科幻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个长镜头,一部电影(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一样?”

    提到这个江若平可就不困了,这就是他今天来请陈景行的原因所在啊。

    陈景行最出名的不就是他的脑洞吗?被誉为最有想象力的导演。

    “不过……别跟我说是科幻?”

    江若平对此还是有些慎重,陈景行的科幻电影虽然一向好看,但朝战献礼片搞科幻元素还是不太行的。

    不,是根本不行。

    在朝战上是绝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的。

    陈景行又没疯:“当然不是,我是想给观众更新奇的观影体验,我想用一个长镜头拍摄一部朝战电影。”

    “一个……长镜头……拍摄一部电影?”

    江若平不是电影门外汉,甚至是一直从事影视方面的工作的,但陈景行的这番话还是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长镜头他知道,作为电影拍摄手法的一个类型,一直以来都是具有某种炫技意味的。

    但一个长镜头拍摄一部电影是什么意思?

    陈景行笑了笑:“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个长镜头,一部电影。”

    就军事动作片而言,《红海》与《狼牙2》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了。

    虽然此世位面与前世有一些不同,但朝战的着名战役也就那么些,金刚川(金城)战役、长津湖战役这些肯定是会拍的。

    或许演员不同,导演稍有不同,但制作水准肯定是顶级的,那么呈现出的效果也未必会有太大的区别。

    在前世位面,《长津湖》虽然说不上很好,但也绝对不烂,甚至在全世界的战争电影中也是水准之上的影片。

    主要让人诟病的其实就是没把我军的灵魂拍出来。

    陷入了帮派式兄弟义气的窠臼中。

    陈景行前世在看《八佰》和《长津湖》的时候,是真没感觉出这俩支军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这当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kmt的部队到了我军就能摇身一变就能跟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军队抗衡了。

    但这其实就是文艺界普遍的水平,更别说你请得还是港台导演来执导。

    《能文能武李延年》这种作品才是特例。

    不过如果纯从商业电影的角度来看《长津湖》是做到了还算优秀的水准。

    不过就算这类战争大片制作水平再高,在几年内连续上映多部也肯定会产生审美疲劳。

    说实话,作为梦工厂的掌舵人,还顶着科幻大师的头衔,陈景行的“偶像包袱”还是很重的。

    陈景行有这几年制作重工业电影的经验,再加上梦工厂本身建立的工业水准和编剧团队,出一部“行活”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他倒不怕自己拍的献礼片票房不如人意,梦工厂又不缺这一两部献礼片的票房。

    但泯然众人矣的结局,他还是无法接受的。

    这也会让很多对他有期待的影迷和观众失望。

    虽然陈景行没有执导过战争电影,《湄公河》、《红海》和《狼牙2》都是郭凡、吴景拍摄的,但如果他要拍跟朝战有关的军事动作电影,影迷、观众,乃至媒体都肯定是有期待的。

    而且是有别于其他导演的期待。

    但朝战献礼片又不是适合开脑洞的题材,这会消解其本身的严肃性。

    因此陈景行想出了一个特别的角度,肯定是有新意的,而且能让观众有新奇的视听体验。

    他想到了前世位面的一部很特别的战争电影——《1917》。

    讲述一战的电影太多了,但《1917》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是一场让观众和业内都为之惊叹的技术冒险。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以两个传令兵的视角,带领观众横穿1917年西线战场,

    但拍摄手法空前绝后。

    全片采用“跟随式长镜头”,拼接成了2个小时的一镜到底。

    镜头代替了观众的眼睛和身体,邀请每一位观者参与到这场穿越火线。

    主角不仅是电影中的两个传令兵,每位观众都是这个小队的第三个队员。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

    这让《1917》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参与感。

    观众不仅直面战场,甚至是主动参与其中,就像打开了一款第一人称游戏,亲自上阵,完成一个危险任务。

    陈景行则想要用这样别开生面的电影拍摄方式,与展现形式来制作一部朝战的献礼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