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就是整部影片的舞台,鼠标的光标和文本的输入是主角,而它们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则是主角的表情和动作,是真正的表演。
    在这样的形式下流畅的演绎出了一个此起彼伏的扣人心弦的悬疑故事,还变相折射出了现代网络时代的某种荒诞,紧扣《黑镜》的主题。
    这简直是某种程度上的炫技!
    张齐生心潮起伏看完最后不出意料结局。
    陈敏这位女警官的儿子就是男主女儿直播的忠实粉丝“炸鱼薯条”。
    头像是他在网上随便找的。
    他一直暗恋男主的女儿李莹姗,无意中发现李莹姗在直播平台上做直播,就虚构了一个女性账号,凭借着他对李莹姗遭遇的了解,编了个悲惨的能让李莹姗共情的经历,骗取了好感和信任。
    直到李莹姗将攒下的“学钢琴”的钱一股脑转给了他让他能给母亲付医药费,他良心不安之余跟踪李莹姗到了她经常独自夜里去散心的佘山,准备告知其真相并表白,但两人发生了争执,随后他失手将李莹姗推了下去。
    手足无措的他只好向妈妈,身为警官的陈敏求助,爱子心切的陈敏决定顺水推舟将一切伪装成意外,主动接下了男主的桉子,引导着男主一步步走近她精心设计的一个个误导。
    但每一步都被识破,最终陈敏将自己曾经办过的一件强奸桉的前科犯推了出去,制造了所谓的“认罪视频”和“畏罪自杀”。
    而男主的女儿虽然从山上滚到了一棵树下,一只腿骨折,且身受重伤,但并没有死,在昏迷了一天后就醒了过来,并靠着树旁的积水活下来。
    就这样从男主报桉后过了三天终于获救,父女团圆。
    这个结局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在整部影片播放完后,张齐生和一众高管们并没有离开观影室,而是重新开始播放,并在第二遍播放时进行了点评讨论。
    “过程蛮《黑镜》的,就是最后的结局有点不够《黑镜》。”
    这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确实这个前所未有的全程以电脑桌面来呈现的影片简直离谱新颖到了极点。
    从电影和电视诞生到今天,还从来没有一部影视作品没有摄像机,没有镜头的参与,哪怕是手持dv呢。
    影视剧是拍出来的。
    大家作为影视从业者,都能明显看出《黑镜2》的这一集从头到尾都没有用到摄像机进行拍摄。
    全部都是在电脑桌面上操作的录屏或者截图,然后把这些素材剪辑起来。
    就是这么个离谱的形式却完整讲述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悬疑甚至惊悚氛围塑造的相当优秀的故事。
    而且没有人觉得出戏。
    仅凭这个前卫的,先锋的,此前没有人做过的“拍摄”形式就相当《黑镜》。
    太cool了!
    而且其中展现的主旨也很犀利,引人深思,有一种荒诞的讽刺。
    无论如何,哪怕和《黑镜》第一季有些不同,但绝对担得起《黑镜》这个招牌,前卫的,对现代科技的反思与脑洞大开的呈现。
    只有结局确实圆满,从某一方面讲又让《黑镜》这个品牌形象稍微有些流于俗套了。
    “不过也要考虑到这是90多分钟的网络电影,从商业考虑来讲肯定这样拍才能有更大的票房。”张齐生并不觉得这部影片有什么问题。
    也许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黑镜》的主旨,但为了票房,没什么不能做妥协的,何况这种妥协也不是致命性的,并不会真正损害其质量。
    “可是这部影片没什么可学的,也没办法学。”
    运营总监作为张齐生的左膀右臂,同意老板的话,但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这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本格推理剧本,这样的剧本如果按照正常的电影标准进行拍摄足以上院线了,为什么要做成网大呢?
    而之所以梦工厂并不可惜,是因爲这部电影成本足够低,通篇都是电脑桌面,连个专业摄影机都不需要,这一集的成本有多少?撑死了一百五十万吧?
    现在网大都基本没有这么低成本的制作了,可是我们能做出来吗?”
    全场寂静,没有人反驳。
    张齐生暗自叹了口气,梦工厂不好学,其他公司难以跟风的一点其实就是创意。
    但他万万没想到,原来梦工厂的创意还只是存在于剧本和故事中的,如今竟然连“拍摄”手段,影像的呈现方式都开始脑洞大开了起来。
    即便退一万步,他能拿到这样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成度比较高的本格推理剧本,可他能以一两百万的成本拍出来吗?
    他连想都不敢想。
    张齐生都不用之后看《黑镜2》第一集的点播数据就能肯定这绝对是能让人赚的盆满钵满的而且回报率八成会高到难有敌手、冠绝网大的影片。
    谁能用这么低廉的成本,拍出这么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呢?
    学什么学?这是能学的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