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寒门新郎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极殿夜宴(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帝一见这个人,脑袋就有些嗡嗡的,暗道怎么就忘记了还有此人在场。

    起身准备谏言的正是大儒周知易。

    “佳宴虽好,臣请陛下少饮为妙。昭阳郡王世子虽为陛下子侄,然也是朝廷臣属。臣未尝有闻大妇已定还没入门,却有叔伯劝之纳妾的道理!”

    周知易把皇帝说的脸色微红,一时不知如何下台。

    好在顾凿这个玻璃人在,当即笑了起来,也起身奏道。

    “陛下对皇侄爱护之意切切,臣以为不若改为赏赐顾氏一二,以示陛下恩德。”

    龙德帝急忙点头:“顾卿此言大善!”这就借着顾凿给的台阶下了台。

    杨尚央替三妹妹谢了恩,这才退下。

    又听上头皇帝长长的叹了一声。

    “见到吾家小儿辈纷纷长成,朕一时感慨倒是让诸卿见笑了。”

    说完,皇帝就拿眼睛扫了一眼自己的心腹,原东宫掌记室侯朝卿。

    侯朝卿如今刚刚升任了礼部侍郎,见到了皇帝的眼色,当即会意。

    “圣人(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陛下不过是暗从圣人之意,关心王府后嗣,哪里就是错了?”

    侯朝卿刚刚说完,不远处的一人却大声发言。

    “侯大人此言差矣!”

    所有人向那人看去,待看清了说话的人后,都感到了惊讶和不解。

    因为此人正是陛下的另外一个心腹,原东宫洗马王竭,新上任的大理寺卿。

    “圣人之意,不孝有三,为大者应为未尽人子之责,非单指后嗣之事耳。臣斗胆,恳请陛下当以人子为念,以全孝事!”

    皇帝故作不解:“先帝供奉,朕不敢稍有怠慢,如何未尽孝事?”

    戏演到这里,三位辅臣已经明白了皇帝想要干什么,纷纷变了脸色。

    果然侯朝卿与王竭齐齐下跪。

    “然先帝无后,臣等请陛下追赠陛下生母曹氏为太后,移葬皇陵,以全先帝陵墓!”

    话刚落音,十多个皇帝亲近臣子纷纷离席下拜。

    “臣等附议!”

    龙德皇帝点头:“既如此,来人,宣诏!”

    一个太监从皇帝身边走出,从袖中掏出了一卷黄布。

    “陛下!敢问此诏可经中书或门下?”

    周知易勐然站起,一阵大喝,让全场一静。

    就在这时,首辅孙格正带头离席,三位内阁辅臣都来到了大殿中央跪倒。

    在首辅开口之前,顾凿再次抢先说话,希望缓和局面。

    “臣斗胆,请追封先帝曹太妃为皇太妃!”

    可惜上下左右都一时没有人附和顾凿的权宜之计。

    次辅李大年的脸上表情极其丰富,失望、沮丧和不甘交杂在了一起,他不敢想象,如此大的事情,皇帝居然没有透露一点风声给自己。

    亏他还自诩为皇党的领袖。

    首辅孙格正等顾凿说完,这才一板一眼的奏道:“先帝不远,圣意昭然于天下,陛下孝行,有载于青史,当慎之又慎。”(你老子刚咽气没多久,他和申屠秀那点事天下人都知道,你非要给他塞个他不喜欢的老婆,小心后世人笑话你们父子,最好还是与我们这些大臣商量好了再做决定。)

    “陛下此诏,涉及先帝与宗谱,未经中书,不过廷议,实为谬也。臣为首辅,其诏有误,臣难辞其咎,请御史参之!”

    听完首辅生硬磕牙的话,龙德皇帝当即脸都绿了。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跪在孙格正身边的李大年。

    而李大年则是颤颤巍巍的说出了一句话来。

    “臣~~,乞骸骨~!”

    话音中的萧瑟与决然,一时震住了全殿的宗室和大臣。

    杨尚央此时很想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可是还是不时有目光会饶有意味的扫过自己。

    横在曹太妃成为太后路上的,说白了就是老皇帝留下的那道封后的遗诏。也就是杨尚央一家子。

    宴会不欢而散。

    杨尚央不敢久留,转头就跑到了兰秀宫,没有直接回京中的府邸。

    也亏得他没有立即回去,气急败坏的纪王带了几个宗室子弟在京城昭阳郡王府门口守了他许久,一直没见到人才悻悻而去。

    申屠老太太见孙子来了,那是格外的高兴,让人忙里忙外,直到安排杨尚央睡下,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寝殿。

    此刻殿内只剩下了她身边的明柳嬷嬷,两人从小主仆几十年,向来是无话不说的。

    “这个周知易委实害人!”老太太一开口就把周知易给怪上了。

    明柳笑了。

    “原来夫人也怪他,我方才听着也想怪他多管闲事呢。小郎君多几个侍妾又怎么的?了不起寻个地方养着,日后再进门也行啊。”

    老太太呸了她一口。

    “我怪周知易多管闲事,是因为这分明是皇帝想用婚前纳妾这件事污了昭阳郡王府的名声。本来污了就污了吧,让皇帝放心些也好。可就这个周知易偏偏多事。”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那个老东西最后留下的那道圣旨的缘故。平白给潮儿多了个嫡子的身份,如何不让人忌惮?”

    明柳推了老太太一把:“要我说,不如当时就接了那旨。反正你们两个纠缠了一辈子,空着他身边那位置让给别人,我就猜你不愿意。”

    “你知道甚?”老太太有些生气,“那个老东西的那份旨意是不怀好意!死之前,竟然还试探了我一回?!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能吧?”明柳有些迟疑,“他几时拿这种事试探过你?怎么临死了还不让您念他一点好?”

    “哎,那是以前,”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那时候潮儿父子身边要人没人要钱没钱,那个位置怎么都轮不到潮儿。加上昭阳那个地方,虽然是易守难攻,却也是孤悬江南,是让潮儿父子守成的所在。”

    “可如今,虎子身后多了一个张信之!不声不响的就给昭阳王府挣下了偌大的家业。又把江南吴国弄得几乎崩解,武陵(指武陵郡主苏明烟)又据了新河,与昭阳攻守相望。所以现在的昭阳是进退自如。为了南方的局面,就算是当今的皇帝也得半哄着潮儿。张信之之才,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不世出的宝贝,可就因为他与虎子的关系,为了太子一脉的稳固,老东西才把他放逐到了西北。”

    明柳忽然低声问:“那先帝为何不直接杀了张信之?”

    老太太笑了笑:“我老了,什么时候走也不一定。若是张信之也死了,皇帝若是要害潮儿,或者潮儿手下人撺掇潮儿父子想着不该想的事,还有谁能拦得住?”

    【今日就一章,抱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