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寒门新郎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五章 蝗灾和换奴令(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知道皇帝病重,臣子自然要上请安折子。

    可带着张哲的请安折子的高德术刚到秦关,就看到了秦关内外变成了一片白色。

    五月初一,夜,大郑山陵崩。

    大郑第三十一任皇帝,虚岁七十一的杨元祖薨。

    皇帝去世之前,留诏传位太子杨宗瀚。

    五月初四,太子杨宗瀚在龙华殿登基,改元龙德,立太子妃薛氏为皇后,立长子太孙杨尚默为太子,次子杨尚川为纪王,同时宣诏诸王入京奔丧,并宣布大赦天下。

    张哲是五月初九才从高德术派回来的人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只得立即又发了一封哀表和贺表同时寄往了秦关,让高德术一并带往长安,然后下令全郡戴孝。

    他没有向朝廷提及自己在云上郡的所作所为,也不表功。他觉得在云上郡的日子,又安静又逍遥,此所谓山高皇帝远,他都想一辈子与妻女安安静静的生活在这里,不再去理大郑的那些破事。

    受过熵污染的土豆,到了这个世界,在五月初便陆续成熟。

    张五六惊喜的告诉张哲,云上郡这里的山地土壤极为适合土豆的生长,土豆的个头都不小。

    而当几个小西瓜大小的土豆被摆到了张哲的桉上后,他才知道张五六口中的“不小”是个什么意思。

    一个土豆能有七八斤!

    土豆在现代的亩产一般在三千到五千斤左右,据说最厉害的品种经过最科学的养殖,甚至达到了一万多斤亩产。

    云上郡除了留下一千骑兵进行警戒之外,全郡上下都来到了南城外的缓坡上去收土豆。

    十二里宽,纵深三四里的山坡上全是忙碌的人群。

    运载土豆的车辆牛马络绎不绝。

    收土豆的工作,一直忙活到了五月十五,云上郡的人们连端午节都没正经过。

    三万亩坡地上的土豆全部被收完,算出来的亩产居然高达六千斤。

    “扣掉每亩下一季需要的五百斤种,每亩实收五千五百斤有余!”五六叔的算盘打得飞响,一脸褶子都笑成了花,“咦,我是不是算错了,怎么算不出来?”

    这是张哲的内宅书房,就张哲两口子和张五六两父子在。

    “五六叔,别算了,实收了大约一兆六千五百万斤【八万多吨】!”

    五六叔愣了半晌,最后大大的出了一口气,说了一个字。

    “美!”

    “这土豆的第二季马上要开始下种,东南边的坡地也要加快了。”

    张五六点点头。

    “郎君放心,东南边的坡地这几月一直都没停工,已经有了一万亩。如今粮食足了,可调动的人就越多。陈先生已经答应从城里调三千人给我,到了六月底的时候,五万亩轮种坡地一准能开出来。不会耽误了第二轮种土豆。”

    被熵污染的土豆可以种两季,就是时间有些特别,第二季是在七月初种下,要三个月才成熟。

    雷虎扛着两袋子土豆,他女人吃力的也背着一小袋,就连他儿子也扛着一个大土豆,正往自己家里走。

    扛着土豆的雷虎,比他上次被赏了金子还要高兴,沉闷的他今日里笑容就没断过。

    托太守大人的恩德,云上郡的土豆这次是收得海了去了,不知多少人累倒在地里也不肯停下一小会。

    这辈子,谁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太守府的钧令:满城成年男子一年予土豆三百斤,成年女子与半大小子都是一年两百斤,十四岁到十二岁的女娃一年一百五十斤,而十二岁以下的一律是一百斤。

    雷虎家应分六百斤土豆!加上他如今是骑兵什长,又加了六百斤!之前他们夫妻已经来去搬运了好几趟,这是最后的一趟。

    五月的太阳已经有些微热,回到家里的雷马氏顾不得休息,急匆匆的开始将土豆都倒出来晒一晒。

    “他爹,这粮食太多了,咋办?俺听说,这土豆只能存两月。”

    雷虎没有帮娘子的忙,而是笑眯眯的坐在一边看她忙,这是女人的爱好,男人轻易插不得手的。

    “太守府里娘子们不是满大街的宣讲了,要做成粉条子么?那东西可以存几年。你休息休息,一会去太守府领白矾。咱们按着那方子试着做一做。”

    “诶!”

    他们的孩子这时选了一个最小的,吃力的举了起来。

    “爹,烤!”

    “成!”雷虎一把抓起土豆,一把捞起孩子,就去屋后生火烤土豆去了。

    “用来做粉条子的矾不够!”

    陈炯的脸上都是汗,好不容易收了这么多土豆,下个月还有两万亩山地红薯要收,做不成粉条子,这些粮食都会被糟蹋。

    “属下有罪,本郡之前收罗的,加上张管事(五六)和夫人带来的白矾,仅仅处理土豆就还有七成的缺口!”

    张哲没有怪陈炯,其实也是他疏忽了,没有提前规划好。

    “听说秦关东面百里外的介山县矾矿不少,夫君何不派人去收?一来一去,至多二三十日,哪里就会耽误事?”

    孟小婉到底是真才女,郑国地理都在她的心中,一句话就解了他的大麻烦。这件事,张哲派给了张三七,让他带着从穆勒特部和扎兰部抢来的部分金银去介山县收矾,还派了四百骑兵陪着他一起。

    免得回来的路上荒原四部又起什么幺蛾子。

    这样忙忙碌碌的到了六月,张三七带着大批的白矾回来,这让陈炯终于敢下令开始收红薯。

    现代的红薯是七到九月成熟,而在这里则是六月中旬左右。

    两万多郡民,除了轮流执勤的一千骑兵,这两个月可算是忙坏了。

    开新坡田、挖土豆、做粉条子、建仓库、挖红薯、做粉条子、建仓库、然后就到了夏末。

    云上郡内,蓝苜蓿在草原上占据的面积更大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蝗灾和换奴令(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