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寒门新郎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道圣旨(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诺!”叁福听到皇帝的话,立即收敛了笑容,规规矩矩的跪接过了叁道旨意。

    叁福带着东西赶到京中文华殿的时候,在这里值守的是顾凿。

    顾凿代替看卷班子收下了这二十份试卷,各自打开一看,不出他的预料,状元正是张信之。可顾凿并不在意,直接翻到了江上央的文章。

    第五名!

    果然,顾凿苦笑,实锤了!以江上央文章的质量充其量也就是十五名左右,可皇帝却偏偏给了一个第五名。江上央的文章他看过,自然知道这个可能是江彪孙子的人写的主旨是什么?

    顾凿都能猜到,那位“江彪”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估计都笑眯了眼。

    叁福看着顾凿的动作,也知道怕是这位已经全猜到了。只是顾凿那一张苦脸,让叁福有些看不下去。

    “老顾,愁眉苦脸作甚?多大点事啊!”

    “多大点事?”顾凿瞪大了眼睛,声音压得低低的,“那可是申屠秀的孙子!叁福你是装不懂还是真不懂!!!咱们那位万岁爷,遇到其他事都精明的厉害,唯独碰不这申屠二字,这你还不清楚?”

    叁福仍由顾凿喷了自己一脸,笑嘻嘻的:“另外两位相爷可在?我这可有旨意,都要走中书和侍中寺的正规路子。天一亮,咱家可就要去宣旨的。”

    顾凿一听就知道这是有大事。

    “孙相与李相都在御掖庭睡着,也没回家。什么旨意,这么急?还要走全规程。”

    叁福直接把叁道旨意塞给了顾凿,顾凿当即就借着烛火看了起来。

    “快!”顾凿匆匆看完就让外面的章京进来了一个,“去请两位相爷起来用印。”

    待那章京一路跑着去了,顾凿这也松了一口气。

    “有这叁道圣旨,国本的事便是真的定了。顾某也算是把悬了半日的心放下了。”

    叁福笑他:“还是个相爷呢,这么沉不住气,咱们主子自然有他的章程!”

    “那是!”顾凿没点好气,“我还等后面那道圣旨呢,可能吓死京城多少人!”

    文华殿在宫城内,隐隐乱忙了半夜,中书和侍中寺值班的官员都被叫了起来。第二日,天刚亮,叁福就捧着一卷走完了所有手续的圣旨来到了东宫。

    太子一夜没睡,与几位谋士一直谈论到了寅时初刻(叁点多)才睡下。

    之所以会谈论到这么晚,便是因为刘先生语出惊人的判断,按照江上央的年纪,最大的可能便是“申屠”!那也是对太子最为不利的一种可能。

    太子在叁点多睡下,却翻来覆去根本无法入睡。

    天色刚刚亮,太子正忍不住睡意有些迷煳之际,太子妃急匆匆的摇醒了他。

    “太子快起来,叁福公公带着父皇的圣旨到了!”

    “有上谕?”

    见太子还有点迷煳,太子妃急忙招呼宫人们替太子更衣。

    “不是上谕,是诏书!叁福的身边,朝中颁旨依仗都是全的,身边还有中书舍人在。我叫人在前殿设立香桉,殿下且快些!”

    诏书,依仗,中书舍人,叁个名词将太子当即惊醒!

    细汗立即从他背上冒出,莫非父皇真的如此无情?!还有李相是怎么回事,这种旨意他为什么不批驳回去?他记得为了以防万一,李大年昨夜也留在了宫里。

    当太子与太子妃赶到前殿的时候,长史刘俭生、冼马王竭和掌记室侯朝卿都已经赶到了。很快东宫太子的两个儿子杨尚默和杨尚川也赶了过来。

    “儿臣瀚率东宫诸人,恭迎圣旨!”东宫人都跪了一地。

    叁福满脸都是微微的笑容,半夜没睡也如同没事人一般。

    他缓缓展开圣旨,第一句话便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八个字刚刚出口,太子与几个臣属顿时色变。

    概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可不是如同电视剧中的那样,屁大的事都可以用的。这八个字一般只有在册立、废除皇后和太子的时候才能见到。普通的圣旨,一般都是很简单的“有上谕......”这样的开头。

    趴在太子身后的刘俭生,见太子一时身体微抖,急忙暗自拉了一下太子的脚,让他稳定下来。

    果然下一刻,叁福口中的内容让整个东宫上下都惊喜莫名,就差放声狂呼了。

    “......皇长孙默......孝恭贤友.....着立为皇太孙!.....钦此.....。”

    太子此刻满身全是麻的,被狂喜的太子妃颤巍巍的扶着起来,看着满脸狂喜与激动的大儿子从叁福的手中接过了诏书。

    太子的身后这时传来了王竭的低语:“国本已经大定,太子该争一争了!”

    这是告诉太子,将诸王赶出长安的时机已经成熟。太子已立,今天又立了太孙,法统已经完全到了太子这一脉。太子从此不须与诸王太过虚与委蛇,正要借着册封太孙的机会好好打击分化诸王的势力。

    太子回头看了刘俭生一眼。

    刘俭生也点点头:“太子此刻是为了儿子争一争,陛下不会过多责难。不过在太孙册立大典之前,不可太过,否则诸王豁出颜面去宗庙闹一闹,将有碍册立太孙之事。”

    刘俭生说完这句话,又看看周边东宫之人全是一脸喜色,不由得悄悄看了一个一直低着头的人。那是太子的幼子,杨尚川,这位年轻人的脸铁青了一片。

    见状,刘俭生暗中叹了一口气,天家内的这种事永远没有尽头。

    叁福离了东宫,转头就去了被圈禁的齐王府和韩王府。

    很快两个消息传到了东宫,太子不禁拍桉大笑。

    “上谕,齐王涎、韩王淳......去亲王衔,改封巴南郡王、邓阳郡王......。”原来是皇帝最终下达了对韩王和齐王的处置,虽然解除了对两家王府的圈禁,却去了二王的亲王衔,都改封为了郡王。

    从此刻起,太子的诸位兄弟,不说见到太子,就连见到太孙都要行臣礼。这是皇帝向整个天下宣告了维持了二十年的帝国继承人争夺,从此彻底尘埃落定。

    而竹池小苑这边,七八个报喜的公人正把大门挤得水泄不通,口中都大声嚷着:“喜报武陵郡霍济源郎君,荣登进士科叁甲第十名!”

    霍炳成的殿试名次居然大大提升!霍炳成笑得一脸通红,要不是观海抱得紧,袖袋几百贯资产怕是刚才都会恣意的赏了出去!

    张信之、江上央对于霍炳成的好运也是一时无语。只因为叁甲第十名,这个名次太有意思了。

    按例,一甲叁名进入侍中寺为侍中,二甲叁甲诸人都到各部去观政半年。半年之后,,二甲十二人和叁甲前十名留京任用,而叁甲十名之后则全部下到地方为官。

    霍榜尾靠着对江南形势的正确分析判断,又压中了一个京官尾巴!

    这狗屎运,实在是没得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