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骑砍三国之御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恰似故人来(6K)(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平二年,四月底。

    春去夏至,天气渐渐燥热。

    几日的部署下来,全军已是集结完毕,最后确定张饶等人为一路。王政安排他们先前往东莞,再由西入泰山,负责击盖县、牟县,莱芜,最后驻军北面,压迫奉高,负责拦截北面援军,以及令泰山郡主力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其中张饶自然是此路主帅,另外陈皎领三千地军先行,作为开路先锋,吴牛引三千新卒次行,直接进攻泰山郡最北面的莱芜城,扼守北面青州方面的要道,同时作为警惕。

    至于另一路,则由王政亲自率领,带着八千天军从南面进发泰山郡。

    吴胜已提前于两日前出发,前往临沂做好开道准备。

    其实还有第三路。

    在确定战略的当天,王政就命令哨骑火速返回彭城戚县,让驻守在该地的徐方也带着三千人马,过鲁国而击泰山。

    当时, 虽说他这一路以天军为主,却还是带了部分新卒, 一则新卒若不经淬炼, 永远无法成为能战的老兵, 另外便是这些人固然做不了正面攻坚,却也可以架桥铺路、负责辎重运输。

    甚至甚至阴暗一点想, 此次拔取泰山,攻城战可以预料会极为频繁,若是遇见类似临淄那等兼有护城河和高墙的坚城, 总也需要炮灰的。

    若说攻彭城是为获得一面强大的门户,保证后方的安稳,是为守成,那么攻取泰山,涉足兖州, 便是战略上的进取了!

    甚至这还是一种表态。

    即便此时有袁术主动奉上的虚职, 可以立刻洗白, 但王政这个黄巾贼寇的身份, 却还是让他做出了与袁术结盟的决定, 甚至短期内,对方可能是自家唯一的盟友。

    不碰东海,除了不想主动招惹桃园三兄弟外, 也是这一层的考虑。

    所谓远交近攻,袁术志在下邳,广陵,天下人皆知, 若东海依旧在刘备之手,这便成为一处天然的缓冲带, 让双方暂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王政得了, 反倒有些麻烦,他便是能保证自家不急功近利,却怕袁术短视。

    所以若要开疆扩土, 继续扩大基本盘, 东面直接否决,南面是豫州, 基于同样的道理目前也不便取, 所以从一开始,无论是王政意动的北海国, 还是祢衡坚持的泰山郡,都是唯二的选项。

    相比北海, 取泰山,更深一层的意义便是趁兖州牧曹操疲于奔命之际,再继续削弱其的实力。

    也间接在向袁术表态。

    看,我已经先对袁曹联盟动手了啊!

    此战关系重大,大军出城前,不但城内各方望族,官吏,乃至新附不久的王、颜二家都各有祝词奉上,连霍氏母女亦破天荒地跑来送行。

    “将军。”

    似是知道此行之后,两人又会很长时间见不上面,霍姒眼圈都红了,话语呜咽:“虽有黄天庇佑,却也要知兵凶战危,战场上刀箭无眼,临阵对敌之际,务必注意安全,切勿轻身冒险。”

    “妾听说泰山道路崎岖、长途跋涉,骑马时不要太急...“

    “还有,君素好轻衣薄裘,夜宿军帐、野外风凉,一定要多穿衣服,莫为一时的爽快,落下病来...”

    一番絮絮叨叨下来,王政颇觉无奈,连连示意霍柒,等小姑娘连拽了母亲几下衣袖, 才让霍姒反应过来,觉得大军出行之前, 这样泪眼朦胧颇为不吉,便不再多说, 还要强颜欢笑补充了一句:

    “妾自翘足开阳,静待将军旌旗凯旋!”

    “夫人放心。”

    虽有些许不耐霍姒这般泪眼汪汪的作态,但是毕竟对方也是一片关心,王政哈哈一笑,先让简家姐妹带霍氏母女回去,旋即虎目巡回环视全场,朗声道:

    “尔等皆是吾军栋梁,身兼重任,本将此次北上,开阳,琅琊就全全拜托诸位了,请回罢!”

    “天军万胜!”

    “对了!”县君又想起一事:“昨日在吾县落榻的颍川贵人如今可走了?”

    “那可是有州牧信函的大人物,速去带来县衙,好生看护!”

    县君却不知,他口中的这位大人物,此时不但不在县衙,更是在傍晚时才得到了风声。

    有在河边掬水的汉子,远远瞅到了哨骑的经过,又听临村有人说费国突然闭着城门,而且不光是县城,齐庄那边也是如此,不许生人出入,这些异样,让这些久经霍乱的泰山人瞬间反应过来了。

    一定又是有毛贼来犯了!

    大伙议论纷纷,或是惶惶不安,或是叱骂不休。

    “这帮天杀的瘟神啊,还让不让人活了哟!”

    “去年年底不是刚来抢过吗,怎么才过几月又来?”

    骂归骂,逃还是要逃的。

    随着几人返回了村庄,不久后附近一带都炸开了锅,老的哭喊小的奔波,草草把能携带的家产一裹,几个村子数百号人跌跌撞撞地朝县上涌去。

    虽说县城的城墙又低又矮,但好歹是个屏障是个心理安慰,能熬得两天,州府点兵派将,救援过来,杀退贼人,人们也不用离了田园,弃了家乡。

    同样是逃难,泰山人果然与众不同。

    却见这些青壮中,人人别把柴刀,把妇孺老人和骡车围在中间,车上整整齐齐码着并不算多的财货,在混乱的人群中显得井井有条。

    可见若是真遇见了贼人,这些泰山人可没准备束手就缚的。

    而相比这些乡民,夹带在其中的十几个人却是与众不同。

    “别走最前头,现在天晚,万一县城那边的守兵见黑压压的人群过来了,误会是乱民直接拿箭射就惨了。”

    青年一路上不停低声的指挥,心中虽也有些慌乱,但尽量不露声色,保持着冷静。

    “小满。”他低声吩咐道:“立刻去找附近的乡民借些衣裳,咱们速速换上,真要遇见贼寇,这一身太显眼了!”1

    “费国既然紧闭门户,很大可能不会再开,去也无用!”

    “如果真是泰山群盗来了,县城比我们这些逃难的要有油水,咱们绕城而过,直接朝西北边走,离南武阳越近越安全。”

    “先生,区区贼寇罢了。”身侧一个粗汉瓮声瓮气地嚷道:“俺们兄弟定能护住你的安危!”

    “真是孩子话。”

    青年摇了摇头,相处日久,他已经知道这粗汉虽然身材高大,一脸横肉,其实年纪却不算大,甚至尚未及冠。

    只是无论脸蛋还是身材,都长的太着急罢了。1

    “便是汝父在此,无重甲护身,也不可能以一敌千啊。”青年正色道:“说起来,这祸事还是怪我,若非这身体不中用,吃不得苦,咱们也不留在此地耽搁,更不会陷入如今境地。”

    “不过如今自责已是无用,咱们还是赶紧逃吧!”

    ......

    离费国县城还有三里路时,官道的另一端却忽地传来马蹄声。

    这下直惊得无数人乱了起来,喧哗大作之余,更是个个迈足狂奔,人人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青年等人自也在跟着跑,只是还没跑几步,青年就直喘着粗气,连连摆手,眼见是跑不动了.

    “先生,我来背你。”

    一个大汉刚准备走去,身子一乱却立刻露出了空挡,登时便有几个人从他身边冲了过去,把那青年一阵推搡,差点摔倒在地。

    “放肆!”眼见州牧看中的人物被这般对待,一直拱卫左右的几人怪眼一翻,全是叱骂,其中一个最高大更是直接将手按在了刀柄,眼见便要暴起杀人。

    “不可!”刚被搀扶起的青年立刻跺脚阻止:“此时逃命都嫌不及,切勿再生事端!”

    此时的他脸色发白,倒不是被吓的,而是气虚之下的脱力。

    一边说着,青年一边侧耳,却听身后的声响越来越近了,心中登时一沉。
1、恰似故人来(6K)(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