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第一兵法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三章 批量渗碳法(一)(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土窑里,温度均匀,且保温效果绝佳,一窑同时可以放几百支剑,不远比人工来的高效。

    回火可以用窑,退火也完全可以。

    而退火温度较回火温度高的多,这便需要制作温度不同的窑。

    而如何控制窑温,暂无头绪。

    无论如何,用窑进行热处理是强大的工业化热处理技术,潜力无穷。

    拿火钳把小小的刀具从里边取出来,刀具已经凉了,退火的效果从外边也看不出区别,翻来覆去把刀看了又看,李孟羲抬头对关羽道,“接下来该是,正火,半热不热。”

    若是熟练匠人,能完美的把控火候,刀条加热成什么颜色刚刚好,一眼就能把控准。

    可关羽也好,李孟羲也好,虽说道理全通,但实际经验一点也无。

    正火流程,只知温度比退火略低,可低上多少,不晓得。

    关羽小心翼翼的把小刀夹着在火上缭来缭去,李孟羲在边瞅着。

    片刻之后,关羽将刀条夹起给李孟羲看,“瞅瞅,成不成?”关羽眯着眼问。

    李孟羲随意看了一眼,“成了吧?”

    正火流程乃是,将刀条加热至一个不高不低的温度,放到空气中不快不慢的降温,使刀形成不大不小的晶体,优化整体晶体结构。

    所以,加热定要充分。

    可是,碳火加热的方式,注定了热从外向里传导,注定里边较表层温度低,注定内部晶体优化的不够好。

    除非有一种能将铁里外同步加热的高级手段,比如——磁加热。

    什么磁感线,电磁炉,电水壶之类的原理。

    磁加热可以里外通透,效果一定比碳火加热要好的多。

    而磁加热,想来得先有磁铁,得有电流,然后才能考虑。

    空气中降温速度很快,三两分钟,小刀变凉了,正火结束。

    第三步,淬火。

    李孟羲将早准备好的一些尿和一些油脂拿了过来。

    两支竹筒一支里是马尿,一只里装的膏状的牛油,虽知马尿和油脂淬火很好,更详细的却不知道了,也不知是先用马尿还是先用油脂。

    还有,覆土烧刃,乃是以黄泥封住刀身独留刃口在外,然后只淬火刀刃部分。

    关羽随意找了一些黄泥给湖上去,湖的狗啃一样,参差不齐。

    李孟羲见状,“何不用木条来涂,也好整齐一点。”

    关羽瞅了瞅的乱七八糟的刀条,又抬头看了李孟羲一眼,咕哝道,“何不早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